第766章 断山填海 (第1/3页)

好书推荐: 本命三国

说实话,燕王带领的燕军在朱权的感知中,比朱高炽带领的燕军还要逊色一分,朱权宁愿面对燕王,也不愿意碰到朱高炽带领的燕军。

这逊色的一分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其实就是体现在朱高炽对战场节奏的把控方面。

打个比方说,在还未进入宁军的弓弩射程范围时,燕军士卒们便不会急着冲锋,而是通过整齐的踏步迈进,给宁军的的弓弩手施加压力。

这种打法只有身经百战的老兵才能从容的表现出来。

也不知朱高炽是怎么做到的,能将兵马指挥的跟朱久炎手下的讲武堂差不多。要知道燕军刚刚融入了不少北伐军降卒。

朱权在暗暗留心观察一段时间,才发现燕军可能是通过后方的鼓点与号角操控的,可这个发现并不能改什么,那些鼓手与号手的位置太靠后了,不可能攻击到那里。

平心而论,他并不希望在通州城外跟眼前这等燕军决战,毕竟宁军以骑兵、车兵为主,步兵是宁军的短处;而若是派出骑兵与车兵,哪怕是一换三的伤亡比例,朱权也舍不得换,骑兵与车兵的成本可不是步兵能够比的。

当然,一换八的的伤亡比例,才可以接受,可是燕军从来不是弱手,今日朱高炽一口气出动了二十多万大军,在这种情况下,纵使是朱权心中都有些犯嘀咕。

宁军的强大,体现在机动力上,因为宁军有大明最精锐、最强大、最众多的骑军。

但阵地步兵的对拼消耗,一向是燕军比较强悍,毕竟燕军的步、骑都久享盛誉。

倘若在往常,其实似这等战事并不难打:宁军主力吸引燕军的注意,利用骑兵的优势与其拉扯,伺机出动朵颜三卫弓骑兵迂回袭击燕军本队的侧翼或者后军,就能让燕军的阵型溃乱,从而影响到燕军整体的士气。到时候正面的宁军骑兵再冲杀过来,一个来回就能取得大胜。

但是今日的情况却有些特殊,因为朱久炎的南军兵卒较多,若是宁军执行拉扯弓骑风筝战术,燕军必然会不顾一切地转向攻击另一侧的南军,南军则要抵挡最强的压力。最后即便赢了,南军的伤亡肯定不小。

碍于这种情况的存在,朱权显得有些投鼠忌器,不敢贸然让麾下的骑兵出去拉扯。

罢了,先打打再看吧,或许南军能够打出意想不到的战果呢。

朱权如是想到。

而此时,燕军的先头部队,即将进入了宁军弓兵们的射击范围。

当即,前方负责具体指挥的典韦沉声喝道:“准备抛射——!放箭!”

话音刚落,宁军上弓弦声连响,数以万计的箭矢朝着燕军先锋军激射而去。

而就在这时,燕军这边的先锋将领张辅大吼一声:“箭袭!重步兵举盾防备抛射!盾甲兵,保护袍泽!”

听闻此令,那最前方的燕军重型步兵纷纷下蹲,将手中的大盾举在身体的前上方,而盾甲兵也是挺身而出,在后方举圆盾防备箭矢,顷刻之间他们便在头顶上结成了一面巨大、坚固的盾墙,其余兵种,只是稍稍减缓脚步又略略低头,便在第一时间躲在这两个兵种组成的龟壳保护下,接着,绵密如雨的箭矢已经从空中攒落而下。

“笃笃笃……”一时间,叮叮当当的箭矢击打声响络绎不绝,但细看下来,却几乎没有多少燕军士卒被这波箭雨击毙,这让朱权原本就严肃的面孔,不免显得有些阴沉。

他感觉,还是低估了燕军的战力,对面这支燕军的士卒,未免也太有序了,就仿佛承受夺命的箭雨已经是家常便饭,几乎没有人在这阵箭雨面前手忙脚乱。

“王爷,燕军好像要发动猛攻了。”张让在旁提醒道。

“拿什么进攻?”朱权闻言一愣,而待等他再次将目光投向燕军军阵时,却愕然地发现燕军士卒都已经从盾墙下现身而出,再次扬刀长嗥。

纵然是高举着大盾,燕军重甲的脚步也没有丝毫的迟滞,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中,他们已开始了全速冲刺,密集如蝗的箭矢从宁军后阵掠空而起,又在空中交织成绵绵无尽的死亡箭雨,却根本不足以阻挡燕军重甲的前进步伐。

“突进,突进,全速突进!”张辅横刀,犹如怒熊咆哮,在他的胸甲、腹甲、肩甲以及腿甲之上,全都插满了羽箭,远远望去,整个人犹如刺猬,状极狰狞可怖,可事实上,这些羽箭只是锲入了盔甲接缝处,根本不足以造成伤害。

城外的燕军先锋军,在箭雨停止后居然再度加速,而后方的飞矛兵、飞标兵开始飞奔投降!同时后面的弓箭手一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