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风卷尘沙起 (第1/2页)

好书推荐: 本命三国

宁军本阵。

看到燕军如此完美的军阵替换,并且导致整个战场局势的瞬间逆转,朱权的瞳孔霎时微微一缩,沉声道:“厉害,厉害!”

如果将燕宁二军的战场比成棋局,那么燕军已经占尽了大势,而宁军则占据了棋盘中央的大量实地,不过现在,燕军正集中所有的子力全力绞杀棋盘中央的宁军大龙,一旦这条大龙被燕军绞杀,则宁军也就全军覆灭了。

至于参战各卫、各千户、各百户乃至各总旗,则都是朱高炽手中的棋子,在两面指挥的情况下,朱高炽已经凭借高超的把控能力以及敏锐的战场洞察力在各处要害布下了十数手变化,转瞬之间,原本还稳稳占据优势的宁军便逐渐落入了下风。

不过,既便如此,要想绞杀我朱权的大宁军团,那也是痴心妄想!

朱权深深地吸了口气,霍然回头,连续下达了一连串军令:“掩护朵颜三卫冲锋,宁王右卫全力阻敌,左卫骑兵迂回右卫侧后,以骑射压制燕军弓箭、飞矛,前军典韦军团全速猛冲,不惜一切代价迟滞正面之敌!”

宁军令旗传讯系统在借鉴了南军的情况下,比之燕军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时随着朱权军令的连续下达,数十根旗杆上便接二连三地升起了各色令旗,这些令旗一经升起,整个宁军便顷刻间便有了反应,一队队朵**军开始冲锋,一队队宁军开始全速向前,一队队弓骑兵则开始迂回,他们在主将的号令下,开始将齐射的将士倾泻到燕军的头上。

整个战场态势很快便再次有了变化,原本已经险象环生的楚军逐渐稳住了阵脚,局面再次演变成了僵持之势。

……

燕军本阵。

“殿下,陈珪将军送来的军情!”

朱高炽看完后嘴角忽然间绽起了一丝淡淡的笑意,轻声自语道:“宁王叔也是个劲敌呢。不过,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呢,宁军的这条大龙,我朱高炽擒定了!”

说罢,朱高炽又霍然回首,再次下达了一系列的军令。

朱高炽身后,郭资以及退回来的张辅等人已经看得如痴如醉,连带以前有些看不上朱高炽的金忠都是目瞪口呆。每当朱高炽下达一条军令,他们便会回头看看升到空中的令旗,然后再回头遥远的左方战场,他们无比吃惊地发现,朱高炽每次出手几乎都打在了宁军的进攻要害上,不是这个支宁军的体力已经透支,就是外围弓骑兵的箭矢已经耗完,甚至连大宁骑兵的马力也在朱高炽的精确计算之中,这就导致朱高炽的每次下令,都必然导致宁军出现险情。

而且,从始至终,朱高炽都显得气定神闲,语气也是不疾不徐。

……

宁军本阵。

朱权已经没有了先前的悠闲,他的额头开始出汗,下达军令时,也不再像最初时那般自信,有时候,甚至还会出现令出即改的情形,很显然,朱权对于战场局面的掌控正在逐渐丧失,胜利的天平正一点点地向着陈珪军团、向着燕军倾斜。

鏖战到现在,朱权终于才知道朱高炽具体有多么的厉害!

战局的捕捉能力,对于战场各类条件的算计能力,甚至心理素质,朱权自信都不在朱高炽之下,但是,朱高炽这种强大的控场能力,却是他朱权怎么都难以企及的!

轻轻地叹了口气,朱权眸子里忽然间浮起了一丝遗憾,看来不能再拖下去了,只能等李天佑那边决出胜负了!

……

南军指挥巢车,李天佑他们在观看着前方的鏖战,从他们的角度来看,何耀祖的中军背对着他们,而何耀祖正在率领中军推进,其身边的两万步兵也正在向前移动,准备增援左翼的王佐,以及其右翼的魏志勇也在向右前方移动,准备攻击燕军骑兵,而朱高炽的本阵右方,是黄芳的一万骑兵军团,黄芳令魏志强带领五千骑兵拦截燕军右翼,自己带着剩余的骑兵攻击朱高炽;而朱高炽令中军继续攻击何耀祖,派出金忠领兵与黄芳对攻。

现在就处于一个很微妙的时刻,如果魏志勇军团能够击败燕骑,则朱高炽腹背受敌就会迅速崩溃,然后南军一起压向朱高炽的中军,即使这个时候郑享增援上来,也无济于事,燕军必然大败,肯定会全军覆没,燕军最多只能保留少量骑兵,逃回通州;但如果燕骑能顶住魏志勇,朱高炽能够及时派出支援,南军后面的火炮能够及时增援黄芳,阻截住郑享,那么朱高炽的骑兵就会被合围歼灭,朱高炽一旦被围,战争就结束了。

这个时候,其实李天佑还有一个更好的选择,就是盯住朱高炽的中军出动,增援魏志勇或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