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各有谋算 (第1/1页)

好书推荐: 绝世武神录

见刘备在一旁感慨,张与也不客气。 他拉着荀攸和荀彧,四个人找了个清净点的地方,交流起了关羽等人的性格情况。 四人各抒己见,讨论该如何安排这些武将。 直到晨光熹微。 众人的商议才告一段落。 而此时。 以牵招和关羽为首的两拨人,也各自将讨论的结果说了出来。 牵招等人的方案很快通过。 倒是关羽这边,关于谁担任徐州守将的问题,他们内部没有达成一致。 都知道徐州可能会面临四方敌人,又是陌生环境。 只能守,不能打。 因此,关羽、赵云、许定都抢着来守徐州。 好拖延时间,让其余人尽快将冀州和关中拿下。 以便到时候围魏救赵,解开围城之困。 虽说关羽是刘备二弟,但是张与也早就说过,打仗看本事。 没定下主将之前,不必非得听谁的。 所以。 虽说关羽是最先提出他去徐州守城。 但赵云等人,也能跟他去争这个徐州守将之位。 好在除了徐州之外,其余的地方也没有什么问题。 因此,张与听完后,跟刘备和荀彧一商量就直接定了来年去徐州的将领: 关羽为主将、赵云为副将,荀攸为军师,张济和张绣为先锋。 与此同时,张与又提醒关羽,此去代表的是刘备。 而且他们是去帮忙的,守城为上,遇事也无需客气。 同时要提防徐州内部叛变,若有万一,可放弃陶谦等人。 另外。 张与还告诉关羽,孔融麾下的太史慈,武艺不凡,可将其收归麾下。 同时又告诉荀攸,若遇琅琊诸葛氏,可劝其至并州避灾。 要知道。 太史慈可是能跟孙策那个江东小霸王大战的悍将。 他一年多前,就让孔融去找太史慈,不就是想等到时机成熟,让刘备麾下,再添一大将? 至于诸葛氏就更不用说了。 虽然诸葛亮年纪尚小,三五年内,很可能没有什么作为。 但他前途不可限量。 如果主公有后,那诸葛亮就是妥妥的辅政大臣。 如果遇到了,能带回来就最好。 但如果遇不到的话,待来日平定天下,再去找也容易。 此外,关于关中、冀州等地的安排,跟张与心中的计划,没有太大的出入。 只是将刘备和典韦添去了冀州,同时交代刘备,记得把冀州的文臣武将收了。 众人的商议告一段落。 眼见天色大亮,众人这才打算回去休息。 好在刘协如今身体不适,因此早早就派人将这一段日子的早朝免了。 不然他们大半夜就得进宫上早朝了! 临走前,荀彧开口道: “主公,可以汉王之名请旨,让陛下给刘虞、刘表、刘繇和刘焉赏赐,言明汉室宗亲,该团结一心,看看他们的反应。” 张与听见这话,也出言提醒刘备: “还有曹操那边,派个使者去劝劝。” 虽然八成没用,但他们也得走个过场。 众人散场。 接下来的日子。 武将在关羽的带领下,专心练兵。 然后时不时去听荀攸和卢植等人讲课,在沙盘对战上打的你死我活。 再加上张绣、赵云、张飞、典韦,这些人一个比一个能打。 一群武将倒是兴趣相投,时常凑到一起,叮咣四五一阵乱打。 而牵招等人则是着手忙活来年的军粮之事。 刘备和荀彧自是不必说,每天处理政务到很晚。 至于韩馥和公孙瓒,也早就回了冀州,准备来年大战。 反而张与难得清闲了下来。 他没事就带着裴元绍和刘协,拉着华佗和张机一起出门。 …… 十二月初。 渤海郡。 东光城。 袁绍、荀谌、逄纪、郭图和许攸五人齐聚一堂。 此时。 袁绍看着手中曹操的回信,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阿瞒如何说?”下首的许攸见此,忙问道。 毕竟。 给袁绍出主意,联合曹操的人就是他。 闻言,袁绍笑着夸赞道: “子远之计,果然奏效! 孟德与我传信,言刘备派人劝和,被他赶出去了。 来年春季,我攻青州时,孟德也会起兵打徐州。” “如此,阿瞒可是应了结盟之事?”许攸得意一笑,目带桀骜之色,觑了其余谋士一眼. 但荀谌面色如常,丝毫不在意许攸的挑衅。 然而,郭图眼中却闪过一丝妒火。 但听到许攸的话,袁绍目中却显出一丝失望,缓缓摇了摇头: “并未。 孟德说,待来日有变,可守望相助。” 这话就是不想跟袁绍扯上关系的意思了。 闻言,许攸脸色一僵。 要知道。 自从传来刘备要继任天子的消息,袁绍他们就共同商议过此事。 目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阻止刘备登基。 因此。 除了各地指责刘备继位,名不正言不顺的谣言外。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