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他乡遇故人 (第1/2页)

地上积水已深,马蹄踏过,飞溅起一片泥渍。 韩时抽鞭前行,江安无奈,只得重新翻上马背,冒进雨中。 因着雨下得大,来往过客都在驿站或是旅店避雨,整条官道上就只有韩时与江安二人。 马蹄声在空旷的道路上回荡出回声,韩时双脚踢着马腹,又加快了速度。 北荣和南秦交战十六年,国土缩减的厉害。 以前从盛京到边关,依着他们现在的速度,至少也得行八九日才到。 燕开诫起兵之后,大荣国土几乎被分割成两块。 汉宁以北的十三省归于北荣,汉宁以南的六省及东南沿海地区的六部宣慰司为南秦。 韩时还记得自己初入军营时,一心只想收回失地,重让大荣一统。 可仅仅入营半年,他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燕开诫是开国之君,手下猛将如云,各个悍勇。 北荣已经多年未出名将,只靠一过花甲之年的博容苦苦支撑,双方战力悬殊,能保得现有的城池不再丢失已是难得。 忽想着,他脑中又冒出明芙身影,她卷着书静静端坐,风卷起她的耳发,柔美得像是一阙顿挫的词作。 他又念了一遍临行前对祖母的嘱托,万望祖母能在这段时日保全她,让她不至再受委屈。 就这样一路思绪错乱翻转。 第四日晚,韩时终于抵达汉宁。 马蹄踏进军营的那一刻,身上多日来赶路的疲惫尽数散去。 韩时径自去了来接替博容的长兴侯霍章的营帐。 “定远将军?” 韩时站在帐外,正欲让人通禀,却见是霍章副将李敢在唤他。 “果真是定远将军,圣上不是已经召你回京了,怎么又到汉宁来了?” 李敢定定看了好几眼,才将人认出。 韩时不知此时自己身形狼狈,只道:“我有些事,要与侯爷细谈。” “那倒不巧,侯爷不在营帐,”李敢眼眸微沉,“定远将军随我来。” 此时已是晚上,士兵营帐中都点着灯,身上的铠甲未卸,似在严阵以待。 韩时眉头微微蹙起。 和谈之事是南秦提出,现在虽然还未达成共识。 但结果出来之前,双方不应再交战才是。 李敢从营中穿过,来到一片里三层外三层把守的空旷地,轻道:“侯爷今早发现,武备库被人做了手脚,朝廷三日前送来的两万支箭矢被人用利器砍断,如今完好的,只剩两三千支…...” 韩时顿住数息,李敢引着他进了武备库。 虽已在心里做了准备,眼前场景仍是让韩时倒吸一口凉气。 成箱的箭矢翻倒在地上,皆是断成两半,凌乱地散了一地。 朝廷连年打仗,军费紧张,每年刀枪箭矢供给有限,武备库向来是军营中看管的重中之重。 如今武备库被毁,应是那名细作收到他来汉宁的消息,脱身之前不忘毁了武备库。 只他来的事,除了皇帝之外,就只有韩府中的人知晓。 此人又是如何知道他回了汉宁? “如此多的箭矢被毁,此人定有权限随时进入武备库而不被人察觉怀疑,军营中有如此大权限的人唯有二三,一查便知。”韩时轻道。 霍章正从库房深处过来,沉声道:“不必查了,今早发现武备库被毁之后,我已立刻叫人点兵,发现营中少了十三人。细查之下,发觉程河朗昨夜已经离营,带走了右二营和左三营中共计十二名营众。” “程河朗?”韩时徐徐道了一声,紧接着心中大憾。 此人是之前博容身边的副将之一。 他入营的时间不长,仅有三年多。 但因箭法精准,人又骁勇,博容常夸他有名将之风,甚至将武备库交与他来看守。 来的路上,韩时将博容身边其余三名副将都怀疑了一个遍,独独没有想到会是程河朗。 “定远将军来的正好,我已派人追踪程河朗行踪,只是一日过去,尚未有消息传回。” “他应是往南秦去了。” 韩时将自己此次来意表明,霍章似乎并无太大意外,只是道:“南秦一边说要和谈,一边又蠢蠢欲动,在背后小动作不断,他们到底意欲如何?” 韩时摇头,他也有些看不懂南秦那边的做法了。 只是,他原是为揪出细作一事而来,却终是来晚一步。 唯一庆幸的是程河朗已主动现身,省了他再费时摸查。 李敢看着满地狼藉道:“眼下箭矢被毁,我军没有武器,敌军若有动作,我们连还击之力都没有。” 霍章轻叹一声:“眼下只有早做防备,还请定远将军回京后向圣人表明我军现在处境,尽早运送一批武备来。” 韩时闻言拧眉,武备库被毁,这么大的事,却被长兴侯一句话带过。 甚至连向圣人请罪的意思都没有,只交由他代为传达。 圣人又可知,他将汉宁如此重地以及十几万将士交给了如此没有担当之人? 韩时面色不悦,“末将不知事情来龙去脉,还是长兴侯上书圣上,亲自将事情禀明。” 踏出军营,江安看着韩时背影,摇了摇头,“哎,早知如此,何苦走这一趟?” 接连几日未休息好,一心要筹办的事亦未等到他出手便有了结果。 又淋了几场大雨,韩时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