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明氏不来,我就不去 (第1/2页)

宋氏与明芙退下。 宁侧妃又一一赏过伯府的姑娘,等礼散完后与韩老夫人寒暄了一番。 伯府受了赏的姑娘们面上皆露喜色。 唯有明芙面上淡淡。 伯府从前与赵王府并不常走动,今日赵王侧妃突然来,且出手还这么大方。 她只怕拿人手短。 如此想着,她便听宁妃对着谢姨母道,“玉夫人膝下应是还有一对双生姑娘,这次入京怎的没有一并带来?” 谢姨母回道,“回娘娘的话,臣妇家里确还有两个女儿,只是两个孩子现在已经到了婚嫁的年纪,最近正在与人相看,她们祖母有意早点将亲事定下,我便没有带来。” 宁侧妃点头笑问,“不知相看的哪户人家?这么急着定下,男方的家世人品定是出挑的。” “娘娘说笑了,顺庆地方小,儿女亲事来来回回也就那几家。” 谢姨母顿了顿,犹豫道,“现今只是看着,并未敲定。” 宁侧妃见她不说,便也没继续追问。 皇帝如今年满十八,已到了选妃的年纪,谢氏若在这时候把女儿带来,难免会让人猜测玉家有送女儿入宫之嫌。 不带入京,一是避嫌。 二来应也是真的无意让女儿入宫。 宁侧妃看了眼女儿,“玉家的两位姑娘和芸晨应该是同一年生的。” 谢姨母点头,“小女是正武十二年生的,如今是弘文七年,算起来刚满十三。” “十三便说亲了?” 宁妃满脸惊讶,随即又叹了一声道,“你看看,我们这个同是十三却跟泼猴儿似的,整日与她那两个兄弟厮混在一起,半点没有姑娘家的样子。” 谢姨母笑了笑,“郡主性子活泼,天真烂漫,比我们家那两个招人喜爱多了。” 芸晨见谢姨母夸她,双臂环住宁妃的脖子,“母妃听见没有,谢娘子喜欢我。” 宁侧妃将人推开理理衣袖,嗔怪开口,“多大年纪了不知羞。” 芸晨眨了眨眼,“我也喜欢谢娘子。” 屋中众人再次被她逗笑。 韩老夫人面上笑容却微微淡下,这位王府侧妃虽是到她们韩家。 却应是冲着谢姨母来的。 宁侧妃果真道,“之前听闻伯府的几位姑娘跟着谢娘子学织绣手艺,今日我看芸晨与娘子有缘。” 她话语顿了顿,视线在底下低垂的脑袋中寻了一圈,对着站在最外侧门口处的几道身影道,“让芸晨同你们一起学艺,可好?” 被点到名的正是今早受了罚的伯府四姑娘、六姑娘和七姑娘。 不想宁侧妃会问到她们,四姑娘韩槿瑶连忙出来福身道,“能与郡主一起学艺,是我们姐妹的福分。” 宁侧妃满意点头。 谢娘子却是一惊,“娘娘,织绣一事费神费力,所受的苦非是一般人能承受,郡主千金之躯,怎可……” 宁侧妃抬手淡淡打断她的话,笑道,“织绣一事最考耐性,本妃把芸晨交给你,并不求她能学出什么,只当跟着你磨磨性子,以后遇事能稳当,有定性些就足够了。” 谢姨母求助看向韩老夫人。 她不带女儿入京,便是不想节外生枝,完成太后嘱咐的事后便启程回顺庆。 若是收了芸晨郡主,她以后想走多有不便。 韩老夫人摇了摇头,“娘娘,伯府地方简陋,且芸晨郡主身份贵重,让她与我那几个孙女在一起学艺,怕是会辱了郡主名声。” “老太太不必推脱,伯府的几个姑娘虽是庶出,可我看她们的礼仪教养却是极好的。” “再者,她们都是跟着谢娘子学艺,那就都是谢娘子的学生,哪里分什么高低贵贱?” 宁侧妃说完又看向谢姨母,这次语气毋庸置疑,“既是跟着你学艺,那凡事就照着你的要求来,万不可因为她是郡主就宽松对待。” 谢姨母哑口,“娘娘……” 宁侧妃摆手,“本妃也知道,自己都教不好的女儿,送到娘子手底下是在为难娘子。” “只是方才经娘子提醒,本妃才恍觉芸晨也到了说亲的年纪,可她现在这样的性子我哪里放心把她交到别人家去,还请谢娘子莫再推脱了。” 谢姨母无奈,只得看向芸晨,盼她能主动拒绝。 “芸晨郡主?” 芸晨却只看了母妃一眼,笑着点头,“我愿跟着娘子学艺。” 谢姨母闻言,只得叹息一声。 “那便依娘娘的意思。” 宁侧妃笑笑起身,“那明日我便将芸晨送来。” 谢姨母点了点头,“恭送娘娘。” 韩老夫人领着众人送赵王侧妃的仪仗离开。 她站在正院中心,手中拐杖微微有些颤抖。 只觉正有一股无形的风在围着她转,身上无端生起一股凉意。 赵王府的车驾方出了伯府的门,离着只有几条街的曹府便得了消息。 “你说她这是什么意思?” 曹月棋原先正在院子里悠哉喂着鱼。 一听赵王侧妃也把女儿送去韩府跟着谢娘子学艺,便提裙跑去了曹张氏那里发了一通脾气。 “你不是说那谢娘子是太后娘娘专为女儿请来的吗?那赵王侧妃好端端的把女儿送去做什么,她好好的郡主不当,跑去伯府凑什么热闹!” 曹张氏正在午歇,被女儿直接从榻上拽起来后一通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