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玄武 (第1/1页)

这石破天惊的结论,震的皇帝也是一时无语。 片刻后还是老人继续说道:“老臣猜测方才日蚀发生之时,陛下应该正在殿内休息。 所以并没有亲自看到日蚀的过程,只是通过密报才得知的,是也不是?” 听到老人的进一步猜测,皇帝这才疑惑地点了点头,一副似懂非懂的样子。 “那你刚才的话是什么意思,那天象所有人都看见了,分明正是日蚀无误,难道还要其他的解释不成?” “是不是日蚀,这点自信老臣还是有的,刚才我又仔细推演了一遍天文历法,不说近日,就是三年之内,也绝无日蚀出现的可能。” 老人坚定的语气,无疑让气氛也变得凝重了起来,皇帝也不由沉声问道:“那依你所见,今日的天降异象,究竟是何原因?” “这个问题本来不是臣份内之事,但既然陛下问起,老臣就斗胆直说了。” 皇帝点了点头,示意老人但说无妨。 “依臣所见,今日之事恐怕与十五年前的那场灾祸脱不了干系,臣还依稀记得那一日灾祸开始之时的天象也是这般光景。” 邵维鸿的这一番话直如一道炸雷响在了皇帝的耳旁,他甚至有一时的失神,眼看站立不稳,就要跌倒,还是老人赶忙上前将其扶住。 半晌,皇帝才落寞地问道:“你说,接下来事情的发展,会不会再度变成当年的样子?” “这一点上,陛下倒是不必太过担忧,因为当时的日蚀可是足足持续了半天的光景。 虽是白日,但神州之土尽皆陷入了黑暗之中。今日的异象虽然奇特,但应该还远远没到那种地步。” 皇帝闻言长叹了一口气,“但愿如此吧,愿天佑我朝,不要再让百姓经历十几年前的那场浩劫了。” 老人见状连忙在一旁小心提示道:“陛下,先不论外面情况如何,还是龙体安康最为紧要啊。” “朕知道了,邵卿也先下去吧,朕还要一个人再待一会。” “好,那老臣便先行告退了。” 在老人也退出了宫殿之后,宫殿内再度恢复了往日的寂静,可这时皇帝也感到了一阵巨大的压力向他袭来。 宫殿内那微暗的光线,仿佛化作了一把把利刃,直接穿透了他的胸膛。 此时皇帝的脑海中再度浮现起了关于那场灾难的回忆,那实在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哪怕时至今日依然化为了无尽的梦魇,在他心里挥之不去。 不得不说,他真的算的上是一个称职的皇帝,所有明君的特质在他身上都可以找得到痕迹,比如克己,勤俭,开明等等。 而且他还竭力主张与民生息,登基以来期间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很少与外族发生争斗,堪称一代爱民如子的贤主。 可越是这样,眼下的情况就让他越是心焦,他明明是当朝天子,拥有无上的权利与荣耀,可若是连自己的臣民都保护不了的话,那这皇帝当的还有什么意思? 但眼下的局面偏偏就是这样,谁退了,他都不能退,他肩上扛着的可是整个国家的命运,以及苍生的安危。 想到这里,皇帝的脸上又重新浮现出了一抹坚毅的神色,他依旧对着黑暗处说道:“四象现在谁在都城之中?” “回陛下,”黑暗中依旧穿来了那悦耳的声音,“目前镇守帝都的只有玄武一人而已。” “怎么会这样?” 皇帝的声音中充满了疑惑,“那其他三人呢?” “陛下,其他三人当中,青龙前日已经出城动身前往豫州,处理那里的水患去了。 朱雀尚在闭关,而这一代的白虎还小,所以继承了称号之后,就一直在藏兵山摩云洞中修炼,所以尚未返回京城。” “这样啊…” 皇帝十分为难地摇了摇头,四象是帝国的最高战力,其中又以玄武为尊。 根源就在于这一代的玄武乃是初代玄武,战斗经验无人能比,不过唯一的缺点就是年事已高,体力已经有些下滑,虽然近年曾不止一次展露身手,但皇帝对其同样心中有愧。 原因就在于这一代的玄武早在本朝开国的时候,就已经继承了这一称号,如今早已是国之柱石。 更何况其百十年来一直为国征战,未有稍歇,直到现在上了年纪,这才在兵部挂了一个虚衔,主要重心放在指导后辈上去了。 想到这些,皇帝颇有些自责地说道:“严卿忠心体国,一生都在为国征战,现在他已到暮年,将来若是不能善终,朕还有什么面目去泉下见先帝啊。” 可眼下的情况,若是不劳烦其出山的话,又怕这次的日蚀会为日后的隐患埋下祸根,于是皇帝此刻带着深深的自责,陷入到了矛盾的两难境地之中。 良久,还是黑暗中的影卫开口提醒道:“陛下可是在犹豫要不要请严大人上殿议事。” “是啊。” 皇帝的声音依旧透露着一股疲惫。 “陛下……” “怎么了?” “其实,严大人未经传唤,此刻已经在门外等候召见了。”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