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 (第1/4页)

层出不穷的新式仪器,他这个烧伤科的老油条竟然闻所未闻。日新月异的新技术,也是让申南冠目不暇接。

“技不如人!技不如人啊!”申南冠心里一直在不停地嘀咕。

秦川等人的配合。更是让申南冠心惊不已。一开始,他还以为急诊科的这群小年轻们,不过是凭借着新技术新装备取胜,但是没有想到他们的手上的基本功一点也不比自己差。看来,急诊科的年轻人们通过大量的病例治疗,在个人基本功上也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步。

手术室外,于芷婧正在焦急地等待,于芷婧此时的心情是极为紧张的。明知道手术的风险性并不高,但是她此事瞻前顾后的。想法太多,才会如此紧张。两手紧紧的交叉在一起,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秦川小心的控制着手中的仪器,心里也是非常激动。如果不是有通过系统中获取的技术制造出来的仪器,这台手术还真是不好做。面部的血管密集,如果使用手术切开伤疤,然后再进行移植手术。那手术的难度确实非常之大,秦川还真不敢动刀。骆治军的创面实在太大了。虽然与李田旺的创面比起来,自然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李田旺的创面并没有形成愈伤组织,修复手术反而更为容易。而骆治军已经形成大量愈伤组织,厚厚的伤疤没有适当的方法,贸然切开,必然会造成大量的失血。手术的难度是非常大的。现在有了这伤疤溶解仪。能够轻易地破坏愈伤组织,却不会导致失血。破坏的毛细血管会被伤疤溶解仪的激光瞬间封闭。根本就不会造成失血。

被溶解的伤疤变成了红红的,如同被剥开了皮一般。李永明小心翼翼地将移植细胞均匀地涂在这些地方。等几秒钟,再去看这些涂上了移植细胞的地方,就会发现。已经形成了一层薄薄的膜一样的结构。李永明虽然知道这些膜状结构是由一些胶质物质凝结而成,但是这种胶质物质却很奇特,它会成为表皮细胞分裂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等皮肤形成,这些胶质也正好为表皮细胞所吸收。

虽然有伤疤溶解仪,但是每次只能溶解极为小的面积,整个手术的时间自然被拉得很长。只是这一次手术不必像上一次手术那样赶时间,所以,秦川等人不慌不忙,细致逐个伤疤进行修复。

观摩室内,另外几个烧伤科大夫被安排在这里进行观摩。

“那是台什么仪器,你们看出来了没有?”其中一个问道。

“看不出来。这种仪器以前看都没看过。好像一台什么激光仪一样。感觉跟整形整容科激光仪一样。只是这台仪器更小巧,功能也更强。也急诊科真是有钱,什么先进仪器都有。”

“是啊。我们烧伤外科要是有这样的先进仪器,我们未必需要合并到急诊科来。所以啊,还是看院里的领导重视不重视。”

一旁的潘家明团队的吴雪刚冷笑了一声:“就算有这些仪器,你们也得会用啊?你们以为急诊科就是这几台仪器这么简单?我跟你们说,这些仪器,压根就不是医院花钱买的。就算有钱也不一定买得到。你们以为这些仪器都是进口仪器么?根本就不是。我们潘博士在国外也没看到过这样的仪器。其实这些仪器都是秦大夫从汉鼎集团搞到的。再说,光是有这些仪器,又能够怎么样?还得有治疗方案啊?秦大夫医学团队的医疗方案你制定得出来么?就算你们拿到了治疗方案,你们执行得了么?真以为像你们看起来这么简单?你们想得太简单了。”

“怎忙可能?国内的企业怎忙可能生产出这么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出来?”吴雪刚的这一席话显然让烧伤科过来的几个大夫大为吃惊。

“怎么不可能,我们急诊科现在使用的医疗仪器已经快完全国产化了。现在我们都已经喜欢上了用国产仪器了。这个一点都没骗你。我们急诊科的人都喜欢用汉鼎医疗器械公司的仪器设备。没别的,他们的仪器性能比进口仪器好用多了。而且精度也明显高出一个档次。”吴雪刚很喜欢看着那几个烧伤科过来的大夫那种吃惊的表现,让他超有自豪感。

“快看,到了颈部的修复了,这个地方应该是最困难的地方。”一直没搭话的杨耀青开口和索道。

骆治军的颈部烧伤也极为严重,甚至由于颈部的疤痕,颈部的很多组织扭结在一起,在骆治军的颈部形成非常难看的结构。甚至严重的阻碍了骆治军的颈部活动。颈部头部与身躯连接的部位,血管神经极为密集,一个不小心,就可能造成危机患者生命的伤害。

而且这个部位的位置也不似之前那么便于操作。虽然伤疤溶解仪很方便使用,但是对于这个复杂的位置,也不是特别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