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杨贵妃秘史 (第1/1页)

看着突然拍桌子的大和尚。 “什么一语惊醒梦中人?” 吴昊显然有些不解。 大和尚眸光闪闪,明显是在思考回忆,一时之间,没有搭话。 又转头看了看小和尚慧明。 他能清晰的感觉到,这个小和尚的神情也出现了变化。 怎么吴小丙这小子说了个杨贵妃。 两人一下子都不对劲了,有点恍然大悟的意思? 等了一会儿。 眼见两个和尚都还在回忆。 吴昊有些忍不住了,再次开口问道:“两位师傅,你们都好像想起了什么?这里面还有杨贵妃的事?” “少爷,你忘了啊。” 吴小丙伸手拉了拉自家少爷,说道:“我记得刘员外曾经说过一嘴,说杨贵妃曾在这宝峰寺住过,好像住过几年来着,我有些记不清了。” 说着,吴小丙也歪着头回忆起来。 “七年!” 正在这时,大和尚终于开口,补充道:“贵妃娘娘曾经在宝峰寺的前身宝峰庵住过整整七年!” 吴昊看向大和尚,眼底闪过疑惑。 穿越之前,吴昊也从历史书,以及各种渠道知晓一些杨玉环的事迹。 大概就是什么七月七长生殿、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等等一系列故事。 对了! 杨玉环好像是当过道士! 穿越前的记忆涌上了吴昊的心头。 杨玉环本来是寿王李瑁的王妃,这寿王李瑁可不是李隆基的兄弟,而是亲生儿子。 李隆基愣是看上了自己的儿媳妇! 但有时候很多事情很难说! 或许是因为“爱情”吧! 反正最后李隆基还是纳了杨玉环为妃。 正式纳妃之前,李隆基还做了掩耳盗铃之事, 李隆基似乎是想起自己爷爷李治从感业寺接出武则天的事情。 为了堵住天下人悠悠之口。 又或许是从自己的爷爷唐高宗处得到灵感,李隆基效仿了他爷爷当年所做之事。 在杨玉环被正式纳成妃子之前,李隆基授意杨玉环以为太后祈福的理由出家当了道士,取法名为“太真”,所以杨玉环又称杨太真。 不过,成为太真道士后,杨玉环好像是并未出宫。 似乎是李隆基在宫里建了个什么太真宫…… 再之后。 杨玉环应该更没怎么出过宫。 再接着是安禄山、史思明造反,安史之乱爆发! 盛世繁荣的大唐天下,在极短时间内糜烂。 京城长安很快沦陷。 李隆基带着早已是贵妃的杨玉环逃至马嵬坡马嵬驿。 当时跟随逃亡的士兵,军心不稳,怨气极重。 在禁军大将陈玄礼带领下,随行士兵发生兵变,先是诛杀了时任宰相的杨国忠父子,又逼迫唐玄宗杀杨玉环。 最终杨玉环被迫自尽,自此,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香魂渺渺无处寻。 这些记忆飞速而过。 但吴昊始终是没有想起什么地方记载过杨玉环曾经到一个尼姑庵,并且还在其中生活七年? “大师傅,我只记得杨玉环自缢于马嵬驿,她何时还在这宝峰庵内居住过?” 实在是想不起什么,吴昊只得询问眼前的大和尚。 “哈哈!” 大和尚笑了两声,摇了摇头:“施主,你说的不错,贵妃娘娘当年名义上确实死在了马嵬驿中!” “名义上?什么意思?” 吴昊心中一动。 “当年玄宗皇帝是何等宠爱贵妃娘娘,建华清池为娘娘抵御春寒,动用无数差官驿马,从南方运来新鲜荔枝,只为博娘娘一笑,玄宗后宫三千佳丽,却将三千宠爱放于贵妃娘娘一人,试想之,玄宗当年怎么可能真的让娘娘真的自缢身亡。” 大和尚摇了摇头:“只不过,当时部将兵变,实在没有其他办法,玄宗皇帝这才在随行侍候的宫女中,挑选了一名长相与贵妃娘娘有所相像之人,让这名宫女换上贵妃服饰,替贵妃娘娘上吊以安军心。 而真正的贵妃娘娘,则是在一些宫女侍卫的保护下,连夜逃往蜀地。 最后,贵妃娘娘在宝峰庵中住下。 这一住,就是长住。 贵妃娘娘一面期待安史之乱结束,一面等待玄宗派人接她还朝。 在这期待与等待之中。 整整七年的时间就过去了。 七年后。 眼看天下即将安定。 事情却突然出现了变故。” “什么变故?” 吴昊追问道。 “具体什么,我也不清楚。” 大和尚接着说道:“不过,自那时之后,贵妃娘娘以后的下落有两个传说版本。 第一个版本简单,据说是贵妃娘娘多年生活在山野寺庙中,由于平日生活清苦,长年累月之下,心理与身体上都有暗疾积累,七年之后,小疾堆成大病,终究药石不能医,香消玉殒。 第二个版本,则是天下即将安定,但玄宗皇帝早已无法掌控朝廷,贵妃娘娘未死之事被朝廷中一些人知晓,有人不愿意贵妃娘娘继续活下去,怕其再回皇宫。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