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千炮齐鸣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从战役的突然性来看,袁飞占优。但一旦交战便有天然劣势,因为是在敌人早就构筑好,悉心经营几十天的防线上战斗。 如果时间短一些,无非就是堑壕深一点罢了,但现在,还有钢筋混凝土的碉堡。 这也是欧洲战场的常态。 传统派的步兵军官也普遍认可、使用这一套东西,因为不这样也没多少办的。 在这种问题上,三德子自己的办法就是“闪电战”,用高机动性来进行豪赌跳过绞肉机的机会。 而东方来的袁飞,也带来了东方的答案——运动战。 这一重兵集团的覆灭,以当晚疯子5兵团的集群突破开始。 而5兵团毕竟是步兵,跑不远,袁飞暂时也不打算深入。 突破至德鬼子后方后,就地构筑工事抢夺各处制高点,切断第九集团军前线部队的补给线。 同时,派出大量小股部队骚扰,尽可能阻止新的防线形成。 被切断了补给线的国防军129、162、256三个步兵师在弹药使用上并没有太多克制。 一来,虽是处于“半包围”之中,他们认为但切入到自己后方的5兵团很难站稳脚跟,第六集团军(保卢斯)和南方的第十一集团军都在支援的路上。 很快就会从“中心开花”变成“关门打狗”。 他们对于自己的友军充分信任。 二来,克制不了,北野的攻势也相当猛烈。对于北野,他们有“口径大、火力足”的评价。 (毕竟家底都凑在一起了...) 但多数情况下,如果不是角度奇佳根本炸不动动辄几百毫米的混凝土外墙。 而且兵力相当充足,正常情况下,一个营正面防线在2000米左右,一个9营师,稳妥的情况下能防12公里,纵深也不错。(倒品形布置) 而现在三个师的正面也就是22公里,纵深也就13-4里左右,这么一小片地方,塞了5-6人的重兵集团。 三德子对于自己部队的防守能力非常自信。 也就是北野2师到达后,袁飞的命令也被执行了下来。 时间线上,刚好是袁飞安排完蔡四光追杀王牌车长的时候。 收到了2师已经突破到主战场的情况,有作战参谋汇报了消息。 “报告司令,2师请示,他们准备打空火箭弹,一次性突破。” 袁飞坐在卡车的主驾位,一边开车一边说道。 “22乘14,就算是规整区域,也就200多平方公里。” “要实际控制区犬牙交错、人员聚集区等情况,实际需要特殊关照的,也就是6-7平方公里的土地。” “也就这么点地方。” 袁飞粗略计算一番,正面的老虎4兵团16纵有一个3团的炮兵师,突击到敌后的5兵团带走的重武器有限,但也有2个炮兵师的规模。 加一起就是三个炮师,相当于一个炮纵的兵力。 虽说装备的鬼子96野等武器射程上处于劣势,但数量上占优。 再考虑到拿下这块地方,两部彻底连为一体,5兵团也能得到补给。 袁飞也不心疼。 “传我的命令,就一句话,一个炮纵,给2师开路!” “是!” ... 战场,前线某战壕。 说是一个炮纵,实际战斗发生的时候可就不止了。 袁飞算的就是独立炮兵,但除去独立炮兵部队,16纵这样的步兵部队师团营都有自己的炮兵部队。 虽说在口径和射程上略有欠缺,但胜在是架在步兵脖子上发射,有机会直瞄射击。 老班长点燃了一支手卷,笑着和旁边的新兵说道。 “你看,咱们纵队的炮师,有48门150榴弹炮,72门105野炮,那边5兵团大概是两倍。这就是450门重炮。” “算是咱们的步兵炮、小山炮、迫击炮,全加起来,上千门大炮。” “够这些德鬼子喝一壶了。” 小战士捂着耳朵露出一双眼睛观察着战场上的情况。 天空中的神隼集群早已夺下制空权,轰炸机也加入了炮轰的行列。 航弹落地的鸣声拉的很长,每次落地都是巨大的爆鸣声。 近千门大炮的轮番轰炸中,敌人主战场的地皮都要被翻起数层。 起初也有少许德军炮兵选择反击,然而单炮质量上的优势在绝对优势的火力和位置面前显得太过无力。 一个又一个突击队借着炮火掩护,已经摸到了敌人阵地附近。 600米是鬼子步兵战术的攻击发起线,袁飞在编撰新兵手册时借鉴了这条线。 但现在袁飞身边都是主力精锐,基本不玩这条线。 精锐的突击队已经摸到1-200米外,炮声一停就发起攻击。 而埋伏战甚至能把这个距离拉到30米内。 这也是部队“技战术”的体现,只要部队中有水平不合格的士兵,这样的战术就是在冒险。 属于是“高难度”、“高收益”的花活。 与2师的思路不同,这一轮的火力有精密的火力计划。 整个轰炸耗时超过2小时。 当几枚具有标志性质的汽油燃烧弹爆开,几架东方神隼超低空从2师的两个装甲集群上空飞过。 攻击正式开始。 2师的战车再高也看不完整个战场,但有空军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