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冈村新的计划 (第1/1页)

其实从当时沁水郑庄一战,袁飞的布局就已经开始了。 因为种种原因,鬼子此轮扫荡最重要的目标是晋察冀区,就是经常帮袁飞打援那个,这军区也是壮的不得了,而且位置好啊。 袁飞觉得下一波机会就在这里,要抓住这个机会打大仗。之前沁水县城一战,明明是围住了鬼子的重兵集团,但是我不吃,就吃一块小肉,大家互相退开。 这就是在“示弱”,明着告诉你。“太君,我没弹药啦!不打啦!”。 袁飞分析了这个冈村老鬼子,此人智慧谋略,绝对是一流。 要是一般的鬼子,看到你不行了,他马上就来,但是冈村估计就会反其道而行之。 他这个人,喜欢从全局分析问题,总的来说,晋察冀军区是比太岳军区壮的,因为主体部分级别就不一样。 按照袁飞的分析,冈村第一目标一定是晋察冀,其次才是太岳这边,旅长点优先级还高于袁飞。 ... 鬼子总指挥部 一场高规格的会议正在进行,参会人员足有80多人,都是旅团级以上。上首位的自然是冈村宁次,筱冢义男坐在第二把椅子的位置上。 下个月他就要回去养老了,从这个级别下来,方差感是极大的,以前最毕恭毕敬的片川省太郎,他现在不敢和这场会议其他任何人对视,除了筱冢。 首座上,冈村宁次起了个头。 “原本两个星期就能结束的中原(中条山)会战,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足足打了一个月才勉强获胜,各位畅所欲言!” 下面一群鬼子军官七嘴八舌,不过不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就是说敌军后期加注的部落来的快。 没有人提到袁飞旅长这伙人,因为这事是冈村力排众议干出来的,谁闲着没事骂领导啊。 冈村也说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一句带过。 “我们调动了富余兵力围剿八路,也是战役进程慢的原因!” 最后做出总结。此战略有波折不过问题不大。好在是中央军嫡系部队基本上退出了晋地。 相比起实际历史,又是掏了机场,又是拖住三分之一的兵力,此次战役比分也从1:26下降至1:10。 鬼子高层现在也准备连续打大战,频率高到一两个月一次。 随即会议也进行到怎么扫荡的问题了。有人搞攘外必先安内,鬼子那边也有浑人,最起码摆在鬼子面前的两个问题。 但是一提到这个问题,鬼子司令部瞬间就吵闹起来了。 ... 到底是先灭亡华夏还是先在占领区扫荡,冈村说了都不一定算话,这二者看上去不是冲突的,但是就那么点兵力。 南面打大仗的第十一军和后面守战略区的第一军也在争着用主力部队。 前者虽然之前几年攻势顺利,但是连续几次血战之后,已经被推入僵局,无法再进一步,10万人左右的伤亡,华夏根本不可能一蹶不振,甚至不需要全国的国力。 一些省份自己就能扛得住战损,八年下来,你看一些大头,川地出了350万人,湘地出了210万人,豫地195万(省份排名这个是第二,前面湘是两个省)。 当然,到这种人数级别有个问题,这么多人一次性一起拉出来,谁都供养不起,只能是一波一波上。 但是鬼子什么时候挂了十万人,估计就缓得缓个大半年。 事实上鬼子38年就说剑指关中了,结果现在现在还没有在关中打过仗。鬼子当时觉得没有希望了,就消停了很长时间。也是最近看西欧那两兄弟闹得厉害,它才下定决心的。 而后者,扫荡后方的八路和各种游击队。怎么说呢,必要是有必要,但是这事鬼子高层很纠结这个问题。 第一点,扫不干净,就像袁飞那个新一团去年就剩四五百人,今年不仅又搞回来了,甚至更强,甚至于说你不去管八路,他连枪都没有,去扫荡了八路那边反而有武器了。 这个事情上片川省太郎深有体会。 第二点,看不见成绩,搞个什么事情上司要看得见才能升上去,你去山里扫荡,你城门都没出,那边八路就知道你要来了,早转移了。 浩浩荡荡几万人去山里几个月,结果一看各自损失四五千人,这种战报交上去,影响仕途的。 鬼子特别能打的就那么几个主力师团,人家也要仕途,去南边打仗,就算没有好看的战绩,也能占一两个城,上上新闻,露个脸。仕途也会好点。 ... 冈村也是深知这一点,会议上就提出来一个政策。还有作战计划。 “三光!”(也有人说是三不政策,即“不烧、不杀、不强”个人觉得三不政策更有威胁,但是站不住脚,证据不足,本文选用前者。) 片川:”司令员阁下,我个人认为,我南面的八路称之为六分区的部队更有威胁,为什么这里不是重点。” 今村(独立混成第三旅团):“你个蠢货,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都改名叫晋东纵队了,还搁那六分区六分区,六xx六,要不是你送的好,人连枪都没有!”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