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视察工厂 (第1/2页)

总部 “这个袁飞,能力是没问题的,是不是提拔的有点太快了!” “报表看了吗!” “看了,一口气报上来了16个团,还有个教导团,不给点番号还真看不出来袁潘那么壮!” “他这片防区和他老旅长的防区是连成一片的,这个叫霸王车(ju)” 远在阳县的袁飞当然没听到这段谈话,今天也有重要的事情。 就是无烟火药厂今天第一次试验工艺,袁飞要去现场看看。现在路已经能通小三轮车了,其实本来大部分地方也是能开的,程瞎子就开过。 袁飞带着纵队里的主要干部一起出发,袁飞特意说了自己要开车。不多七八张三轮,还有骑兵营的一个连跟着,这车是车架结构也就是街上那种拉货的。 袁飞也拉了点慰问品过去,现在穷了,第一天打肿脸充胖子搞的太奢靡,现在只能拉两只羊一坛地瓜烧和白面过去。 从阳县出发,一个小时后就到了无烟火药厂。 很快也见到了龚文教授和一些技术专家。整个过程非常顺利,虽然有炸缸的情况,不过还是选了一套最合适的设备出来。 袁飞当时和龚文商量缩短时间,当时定下来的研究方案,是袁飞这边大力支持,帮助龚文把所有设想的制造工艺一起跑一遍。 这次同时试验了十几种土设备,最后最实用的还是袁飞提出来的那个法子。毕竟是有人成功用过的。 现场掌声雷动,不过龚文还是过来建议袁飞说道。 “袁司令员,你的特工队能把我们都找到,不妨多找一些人看看。上次我们夜谈的时候,仔细聊过这些地方的矿场资源!” “如果大部队能占住沁水、长治、水泉那么军工行业需要的矿就都能凑齐,还有你说的铜的事情,其实钢弹头也是能用的,有人实验过的。” 袁飞:“好,我会尽力安排!” “还有就是...” 袁飞笑着说道:“没问题,我马上调三个团过来!” 随即下令88团,82团 ,84团三个团支援建设,包括挖窑洞,烧土缸,建家属房等等。 工期40天,要挖50个住宿的窑洞,100个用于停车和临时储物的小窑洞,搭建270间土坯房,120个用于生产的窑洞,20个地窖。 这些都安排在四座依次排列的大山上,一条山路在山脚下连接四座大山。可以依次分为,生活区,原料区,生产区,储存区四个区域。 计划建成之后一个月无烟火药在1000斤左右。三至四个月后技术、工人足够熟练,产量争取达到月产2吨(4千斤)。 这个产量已经很夸张了,三八大盖子弹一枚只要2.5g弹药。龚文那边表示,等最稀缺的无烟火药能量产之后会研发其他炸药。 不过走之前袁飞还是想办法套了点话,穿山甲是说这些专家一心抗日救国,都是自己带钱过来的,不过袁飞也不能什么都不表示。 套了半天话,人不要钱,一分不要。要求就两点,第一呢大家要点纪念,就说有缴获可以送一点能纪念的给他们,比如什么军刀,鬼子的荣誉奖章等等,第二,就是一些人的家属没有带过来,希望袁飞想想办法。 ... 之后就是依次参观其他工厂,袁飞按着顺序去到弹药厂。 为了方便,老团部和石庄两个大地方都留给弹药厂了,相当于除了他们全搬家了。 弹药厂是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用的都是系统的生产线,能生产6.5mm子弹,掷弹筒专用榴弹,91式手榴弹,步兵炮炮弹,最近在试制造掷弹筒炮弹。 他们这里的情况袁飞是知道的,一个月最少停工20天,不是人懒,原料跟不上。 袁飞也去和大伙聊了起来。 厂长:“司令员,无烟火药咱不说一个月给四千斤,一个月一千斤,我们就能生产20万发子弹出来,当然,铜也要够,铁倒是多的用不完!” 袁飞想了想说道:“铜我想想办法,应该不会太久,咱们的储存还够吗?” 技术员:“还有6吨铜,目前是够用的!” 铜矿,北面的水泉就有,旁边的寿县也有不少。这两个地方袁飞自信随时能拿下来。而现在设备是远多于原料的,如果原料能跟得上一个月子弹能有80万发,各类炮弹三万余枚。 炮弹的产能还是跟不上,应该也不会爆这些小炮的生产线了,只能自行仿制。 之后顺路依次参观了所有厂子。 炼铁厂现在月产量能有180吨。 掷弹筒厂月产量150-200门。 被服厂产能一个月四千套新军装,2000双布鞋。 枪械厂还在弄设备。 看完一圈,袁飞回到阳县,总的来说,除了掷弹筒,产能是不够的,不过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始,起码体系已经有了雏形。 随即给总部拨通了电话。 “袁飞,你啊!总能给我玩出点新花样,一个月这么多掷弹筒?” “对,目前原料充足的话一个月150门不是问题!” “好!生产那边你负责,具体谁来取货会有人负责,我也不让你吃亏,原料技术工人有什么困难就往上报,我们给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