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内讧?演习? (第1/1页)

好书推荐: 绝世武神录

或许这和抗日的初衷已经出现不同,但这是切实存在,不可回避的问题。当前阶段,在局部上,分出主次,划出一个界限,即可。 如此一来,就需要谈判解决,毕竟真打起来也不好,袁飞需要的,无非是安稳的后方,不能前线打仗,后院起火。 一方面上级出马帮忙协调,另外一方面,团—师级经验交流会上,借下面团长的嘴表达强硬说法。 是的,没错就是晋东的团直接对等那边的师,现阶段都是三四千人,从规模上说是一样的。云飞兄那个5000人的超级团,估计只此一例。 ... 对于筱冢而言,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从筱冢的角度考虑,老西,明明是曾经的“晋王”,结果呢兵越混越少,地盘大了兵更少?。 现在还在晋地的6-7万人被人直接堵在山区,动都动不了。 可是呢,礼都收了,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啊。 不行,加大剂量。 开出更丰厚的条件,给出更大的诚意,只要能得到一个北线一开战,战况胶灼之时,老西能从后面出手的承诺,都是划算的。 阎老西在这个事情上,立场是不用说的,晋地的老西,绥地的老傅,那都是铁了心抗日的,从“克难坡”这个名字不难看出其志向所在。 但是这不代表,真就是老老实实一起抗日,当年的那个事变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结果。袁飞觉得不进行这一步,最有可能出现的后果是“没事,八路兄弟你们好好在前面打,后方的城就靠我们守了。” 这是致命的,袁飞现在需要的就是地皮,其原因,后续再说。 上次收复四个城市,除了99式三件套,最后一个抽奖,抽到了化肥技术。配合当年打晋城获得的麦种,或许,解决42年的饥荒,不是大问题。 多方协调下,最终的结果,也就是承诺了晋绥军不东出,只北上。袁飞想要的威慑,已经达到了,可以开始着手下一步了,亦或者可以认为,这是第一步。 借用某人的话就是“攘外必先安内”。 ... 外界对于此,倒是没有像打仗的时期一样关注,多数人,只是聊聊几个让人乐呵的趣闻。 什么陈、袁在武乡比谁的马鞭抽得响;筱冢义男向阎司令长官示爱;山本到底用了什么特种战法,零件都不齐了,老婆每天面色红润。 因为榆赐离武乡近,两个军区都在榆赐设立办事处,就比谁的办事处人少,人少了有啥好处,让总部看见你没人,从别处划来的部队就补到少的这里了。 各界报纸倒是也很好玩。 某报纸,21日,《无德!》谴责程瞎子炮口对内。还真是个“瞎子”,连伪军晋绥军都分不清。 22日,《不义!》程瞎子部,超编及其严重,居心叵测仗着人多欺负人少的晋绥军。表面上说停战,背地里仗着连大排队,到处挑事。 23日,《活该!》”772团调离娄底,程瞎子罪有应得,后续报道把所有旧账都翻出来了,什么剽窃另外一个混蛋—袁飞的战绩等等。 ... 24日,《壮哉!》772团与16师团在阳曲一带决战!似曾相识,袁飞部也曾在这里和鬼子战斗,究竟是鬼子眼中不可战胜的“帝国の孤剑客”程将军技高一筹,还是“三晋の鸠虎”袁飞独步全晋。 “据悉,鬼子内部把晋东纵队的营、团、支队、称为大队、联队、旅团。只要是好的,都会想办法弄的和自己沾边,这个棒子奸尘,功不可没。” 潘磊:“这报纸,成分有点复杂!” ... 在16师团进攻失利之后,筱冢义男已经不认为能够随便靠进攻取得胜利。 在晋北画起来三道防线。第一道为忻口南侧,依托太岳山、吕梁山余脉构筑,现在主力都在这里。 第二道则是当年阎老西选择的决战战场,在忻口北方,两面大山,开口狭窄的天然要隘,西起朔州,东至大营。 第三道则是以平绥路为战线,以大同和核心,几乎是退到了长城以北。 现在鬼子的司令部,可谓是座无虚席,却了无声息,筱冢义男提出三道防线之后,就再没有新的计策出现。 筱冢只想守,可条件不允许他守,他必须进攻。 现在的第一军,实际控制区域小了太多,在晋地战斗序列不减反增。 下辖16、17、41、110四个师团,独立混成第9、16两个旅团。数量亦在10万左右,这是主力部分。 同时,绥、察、晋、冀有点战斗力的伪军都集中在这里了。序列之庞大,番号之复杂,属实罕见,不知道还以为是北伐老大哥呢。 鬼子以凑齐9路伪正规军,据说是筱冢义男请了风水师看过,9比8大一,正好可以压制八路。 第一路,伪绥蒙总司,王英,辖骑兵第一、二两师,兵力5千人左右。 第二路,伪东亚同盟救国军白总,辖骑兵3、4、5、6四个师,带了前三个师过来。兵力两千人左右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