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反包围形成 (第1/2页)

在这个期间,唯一给沈泉提供了帮助的,就是一场大雪。 其中心酸,难以诉说,但是兵家无不注意到,沈泉扛了下来。 之所以说李云龙分走了半个师团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就是因为37师团当时已经把沈泉指挥部给包围了,鬼子发现了电台电话,开了几炮,还好沈泉是半小时一换。 不然当场就没了。 少了半个师团之后,鬼子也觉得这里应该只是一个团,不值得继续囤积大量兵力,出现了一些缺口。 沈泉才跑了出去。 最危险的时候,唯一还在成建制活动的支队,已经被鬼子两个师团合围。 好就好在,是一纵先击溃了105师团,把威胁最大的第十师团拉走了。 自一月11日起,至1月17日,袁飞完成了战略反攻,攻守之势,顷刻之间逆转。 1月16日。 小和号的成员惊奇的发现,这小和号比想象中的硬,半天炸不烂。 而八路摸过来的步兵,已经占领了甲板。 很显然,这条船,袁飞志在必得。 【鉴于贵宿主实在没有海军基础,海军作战加成:无三倍爆装,但提供三大加成】 【大幅度提升破损舰船被修好的几率】 【大幅度减少舰船自毁成功的可能性】 【大幅度降低敌人水兵的抵抗意愿】 【抢舰作战:士兵、士官皆享受一级军士长加成】 所以就出现了这么一幕,部分激进鬼子想炸船殉国,但是炸着炸着就想着算了,妈妈还在等我回家。 而八路的抢舰部队,也是十分夸张。 因为小和号是离港的时候搁浅,离岸边有几百米了。 八路是趁着夜色坐小船过来,爬扶梯抢船。 这很好打嘛,虽然大炮都打不到八路。冒头一个打一个就行了。 但系统有一级军士长加成,小和号上的鬼子见识到了什么踏马的叫“兵王”。 还在梯子上呢,就听声音,甩上来的手榴弹都在人堆里炸。 快爬上去了,不急,快速冒头点两枪就缩下去。 一开始爬上来的几十个人,拿个冲锋枪100多米外命中率都在40%以上,这种准度,不应该是冲锋枪的准度,这是正常瞄准的机枪才能有的准度。 这边的八路呢,他娘的还是边走边打。 本身就有种莫名其妙的脏东西在影响,好像船上的军官战斗意愿低了很多。而且现在这八路要是放在后世,肯定要被封号的。 见过“信仰射击法”还能保持命中率的吗。 小和号,沦陷。 一个一直在打陆军的高炮团快速接手了这艘巨舰,它必然要面对鬼子空军的轰炸。 鬼子心心念念的“末日孤舰” 先让袁飞玩了。 高达2座13.2毫米双联装高射机枪为主力,再辅以45座三联装25mm高射炮、21座25mm单管高射炮、12座两连装127mm高平两用炮、另外4座三联装155mm副炮也能对空射击。 合计,196个管形兵器可以对空射击。 以这里为基地,再加上陆基防空炮,一直保存实力的八路空军。 这些,足够对付鬼子陆航了。 不出意外的话,船应该还能保下来。当然,如果能动起来更好。 系统可以让这个船好抢,但是也不能让这船马上摆脱搁浅状态。 而这离谱的“势”就是作用在这个地方,就像和刘秀打着打着天上掉陨石一样。鬼子本来快要把船弄回航道了,八路就来了。 更可气的是,八路根本不知道是搁浅了,以为是动力坏了,弄了几个小时都动不起来,结果大潮到来。 莫名其妙就回到了航道里,因为不会玩,现在已经离岸10几公里了。 至于为什么不用海里,这是陆军上舰,本来连公里都是最近才开始用的,以前都是用里。 不会停车,不会转向。 投诚的鬼子里,只有会用炮的,也整不明白。 袁飞关注重心在正面战场,没有给番号,编制。 舰上的士兵吃到加成还是陆军加成。一个临时主舵手,小时候跟着跑过船帮,就直接上岗了。先不说江船、海船的区别,他吃到的是投弹专精的加成... 看到舵盘上那几个扶手,怎么看都像手榴弹,就想掰下来,甩出去。 团长生气的问道:“你不是船帮出身吗,怎么掉个头都不会!” “团长,我是船班打杂啊,也就是给那些黑心老板打工,拖拖地,做个饭啥的,又不是船长...” 相比起小和号,袁飞现在更关心正面战场的局势。 现在已经一片大好,就连沈泉都开始反击了。 战线一路北推,而李云龙在关键时刻切断了北平和鬼子主力的交通,让鬼子进不了城。 山纵在摆脱105师团之后,一路直奔山海关,而李云龙四纵因为位置更近,已经派了一个支队,现在已经到了秦皇岛。 等山纵一到,就要抢下山海关,扼制辽西走廊咽喉,阻断关内外联系。 这是一场赛跑,鬼子也管不到远东方面军到底是一百万人还是一百五十万人,在大量调集兵力南下。 正面战场,反包围之势已经形成,一纵在关键时刻神来一笔,一个半支队因为要绕开33师团的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