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不同选择 海商弹劾 (第1/2页)

好书推荐: 铁血狂潮

萧震让郑芝龙过来谈了关于海关税务的一些事宜,萧震知道郑芝龙算是有想法的,但颜思齐还在,他一时半会儿倒也没那么多心思,毕竟二十多岁的年纪还没练出来。

萧震把他单独放在月港,只派了几个原来萧宏运手下的人来打理财务,就是看看郑芝龙是不是真的能实心办事,还是借着机会壮大自己。

就这一段时间来看,郑芝龙倒是踏实的很,估计是因为招安有了官身还在高兴劲儿上,办事还是勤勉的。安排妥当的萧震跟颜思齐一行又返回了团结城。

行船的时候,萧震跟颜思齐倒是聊了不少。其实萧震为了避免这个三十出头身手好的不像话的壮汉再像历史上一样英年早逝,就一直刻意的带他在身边,避免这位有些大侠风范的人物,再因为吃喝上不注意,来个疟疾暴毙。

两人投缘,虽然颜思齐年纪比萧震大些,除了对官衔读书人的敬畏这些,真正打动颜思齐的是萧震刚才在船上的话。

萧兄弟说天下积弊已久,东南一带西番骚扰不断,辽东建奴已然成为大患,他要做的是借助东番这个没有官绅豪强的处女地,招抚活不下去的流民,开发东番,积蓄力量。

一是靠着东番把这些年开始觊觎大明的西洋番鬼赶出大明,最少能让他们规矩的做海贸。然后趁这几年练出一只跟戚大帅一样的强兵,有朝一日能剿灭建奴,建功立业。

无论是怒海波涛里跟番鬼争锋,还是辽东大地上跟建奴血战厮杀的画面,都让颜思齐心底涌起无限的豪气,打定主意要跟着萧兄弟在他说的波澜壮阔的时代留下自己的色彩。

回到团结城后,颜思齐把自己的靖海舰队交给驻守团结城的陈一龙管带,互相学习配合如何同西洋船队进行海战,自己一心要跟着萧震。

一时间弄得萧震不知该如何劝这位颜大侠,也为自己画了个大饼就收了个大侠感到高兴。

萧震让陈衷纪把近期缴获的财货抽调了二十万两,小钟把近卫队的人全部带上后,又从马三那里抽调一个营,炮营抽调了12门六磅炮和炮手,组成混编团由马三管带,一同上船北上。

四月底萧震、颜思齐带镇海舰队的十艘船到达大陈岛,上岛短暂补给。

让陈庆再组织两千青壮及家眷在大陈暂时整训驻守,家眷可等船队来往时陆续随船南下,青壮则暂时在岛上训练,等自己回来后再带青壮南下,萧震也顾不上回家,继续率舰队北上。

五月中,打着大明日月星芒海旗和官旗的船队,顺利的进入天津卫的码头停靠。

留马三带混编团在码头护卫舰队,萧震带颜思齐,由小钟和近卫队二百人换下军服,穿上大明的兵服护送着车队向京师而去。

到达京师后,安顿好一行人,萧震先是到吏部衙门将任命官身的文书报备,而后又是重礼拜访了吏部的崔呈秀。

崔呈秀可是阉党著名的“五虎”之首,知道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海防大臣是走的九千岁的路子,而且奉上的礼单也是懂事的很,也没有多难为,就吩咐下边的人抓紧办理,顺便去把官印官服的一道办了。

衙门里,跟萧震套了半天话的崔呈秀一直没得到实底,也就少了跟萧震结交的心思,等随从办完事情回来,跟萧震略一客气就端茶送客了。

出了吏部衙门的颜思齐从萧震手里接过千总的告身文书、铜制的小方印和官服,这种感觉可比萧震在团结城时的任命来的更加震撼。

颜思齐再洒脱,当年也是因为杀奴犯案才跑到海外的,眼下在大明的京师,看着手里六品的官服,一时间也是感慨万千。

带着感慨的颜思齐回到安富坊的院子,萧震让小钟拿了帖子到魏良卿的府上约双喜公公一叙。

得了回信后,萧震跟颜思齐就先去酒楼等着双喜,过了又半刻钟,双喜才带着人来到酒楼。

一上楼,双喜就对萧震说道:“萧大人你这上任不要紧,九千岁前几日还问咱家,说你怎么弄出那么大的动静,这海税是你说涨就涨的?这弹劾的折子在司礼监可是攒了不少了,你就是不来,九千岁也得下文训斥。”

萧震先是朝双喜拱拱手,然后说:“喜公公,这税银不涨我如何去凑那二十万两啊,再说了大明货物一装船出海,往来就是百倍之利。

咱大明虽说没有商税一说,但哪家出海不是凑十几二十多条船,这来回可是数万甚至十万的买卖,咱们抽的不多。”

双喜闻言轻哼道:“不多?官司都快打到司礼监了,说你收税快到两成了。你这怎么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