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十八天后的差事是? (第1/2页)

好书推荐: 大明危局

“什么新差事呀?!” “和老爷,透露透露呗!” “说说呗!” 气氛高涨起来。 人群盼切着。 没想到让他们失去希望的同时,又给了他们一个希望。 不过,都不要紧,只要能有差事干,只要能吃饱饭就成。 同样都是出力。 在地主老财和乡绅财主家,他们是付出平常十倍倍的汗水,吃上一顿饭。 但在饿了嘛,他们可以正常付出劳动的吃上三顿饭。 都是出力干活,但结果绝对不一样。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不惜放弃家里的田地过来的原因。 在家里种地,你永远都吃不饱,永远都处于濒死边缘。 在饿了嘛当差,可以吃的饱饱的,还有工钱拿,生活有了盼头。 二者本质区别就在于此。 “瓜怂不敢干的!”和珅轻飘飘一句。 众人面面相觑,在场的可都是男人,一个个大男人表现出不服气们,纷纷嚷嚷起来。 “是怂包的,赶快滚蛋。十八天后,老子绝对能干成那差事。” “谁是怂包?在场的有谁是怂包?就快点滚!别占着名额了到时候!” “别看我,你们都走,我也不会走。人活一条命,俺可不相信什么 差事能把威胁到生命,即便是威胁到,那为了吃饱,也得搏一搏!” 在古代,‘吃’和‘吃饱’具有天差地别,‘吃饱’是一个穷人一生的奢侈!这是底层人追求一生!却怎么也达不到的! 如若秦始皇能够给修长城的民夫吃饱饭,那把长城修到欧洲都可以。 如若隋炀帝杨广能够给开凿大运河的民夫 吃饱饭,那把河流修到地球另一边也不是不可以。 古代人底层人,吃饱即是梦想! “和老爷慢走!” “老爷慢走!” 跟在和珅身后离开的刘全扔下手中浆糊,不解的小声询问。 “老爷,您这缓兵之计用的可不太妙,瞧瞧这帮人高涨的情绪,我看呐没一个愿意主动离开的,都还得聚集在门口。 万一太多执拗的穷酸真的愿意等到十八天后,届时又该如何应对?毕竟新差事是不可能有的。” “诶,老爷,您怎么停下了。” 还好刘全刹步子及时,差点撞到前面停下脚步的和珅。 “老爷我这可不是缓兵之计,十八天后,你就瞧着吧。” 刘全一愣,贴身俯视老爷大半辈子,要说他看不出点什么的话,那真是白当这么多年管家了。 看着老爷双眸中泛着刚毅的神色,结合刚刚的一番话,什么‘生命危险’‘瓜怂不敢干的’,似乎已经可以猜到什么。 不敢往下想的刘全赶忙摇摇头,把脑子里那些即将展开的大胆的想法统统给摇散喽,不会的,不会的,老爷不会那么做的,一定是自己想多了,想多了。 “老爷,刚刚离开时,我听见人堆里有人还要喊来亲友,怕十八天后,这里可就聚集远不止现在的一千多人了。” 和珅知道刘全的顾虑。 虽然这个伺候了自己一辈子的家奴,忠心耿耿,可有些事情,他还是不要知道的太清楚为好。 “让他们奔走相告吧,来,来的人越多越好。” 人越多,意味着十八天后的京城越混乱,这就更容易起事成功。 “等会我去蒸汽厂和京城各厂关停产业。你就通知各州县,开始关停饿了嘛服务中心,全国各地的,都陆续关闭吧。” 刘全咕咚一声,喉咙耸动,虽然他也百般不愿,可这是朝廷的命令,王法大于天。 “刘全你办差去吧。” 支走刘全。 和珅努力回忆起每次赵忠卿说起的话。 这个家伙没疯癫之前,时常会透露些未来的计划给自己。 ‘召集天下穷人聚京城’就是,这个计划就是赵忠卿时常提起的。但赵忠卿没有说过程。 如今人已经疯癫,问,也白问。 不过好在自己脑瓜子不笨,刚刚在饿了嘛服务中心的一句话,就让计划目地也达到了。 听到十八天后有新差,他们还不得呼朋唤友,号召身边更多人过来京城等着。 接下来要做的……和珅凝思片刻,继续回忆。 回忆半晌儿……只想起来曾经赵忠卿口中的‘钢铁洪流’‘海贸货运’两词汇。 ‘钢铁洪流’这个自己知道,赵忠卿经常吹嘘,要多多的制造坦克,战场碾压。 所以自赵忠卿疯癫之后,他直接开启三班倒模式,玩命生产坦克。 ‘海贸货运’这个就真的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和珅只感大梁是真的难挑,挺难的,赵忠卿不在的日子,实在是太难了。 如果十八天后的计划成功,自己该当首功,居功至伟。 海贸货运……,和珅摩挲下巴。 “刘全,回来!” 刚走几步没多远的刘全当即被和珅叫住。 “刘全,最近广州那边,有什么异样的动向嘛?” 广州是朝廷开放的至今唯一的港口,自闭关锁国政策下达以来,也只有这一个港口在勉强开放,仅交易一些鱼虾海鲜啥的。 海外一切其它的货运要想流入大清朝,都得经过此地。 对于鱼虾之外的东西,海关更是格外严查!也不会放入流通到国内! 见到老爷迫切的模样。 刘全也没敢再马虎,努力回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