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以厂为主体,兵力备战 (第1/1页)

好书推荐: 大明危局

【奉天承运,赵大人诏曰。 天下穷苦百姓苦战久矣,然如今中华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发生。 面对这样的灾难,本大人希望整个民族能够同仇敌忾。 故而,无奈进行征兵。 现征兵要求如下: 凡厂内员工,均为兵源。 凡是不愿意被列为兵源者,可自由离职,移除一切福利待遇。 所腾出职位,供新员工入职。 国之大难,当全民共抗之,民有责,享受福利之民者,更有责! 华夏各工厂,转化为备战模式,八小时生产,八小时备战,八小时睡觉模式。 其余不在兵员之列百姓,归入民夫之列,全力辅助军队】 这样的告示,无不让在场的百姓是一个个目瞪口呆。 把……把厂里的人作为兵源。 “苦一苦百姓,再苦一苦百姓……老百姓终于,终于不用再把苦头全咽了……” 随着普通的百姓们放下心中最后的担子,这个担子传递到了各工厂。 正所谓管中窥豹,以点盖面。 此刻京城的泡面厂,作为京城直属厂区,里面的员工状态,深刻诠释了现如今整个华夏各工厂的工人现状。 “不想干了,这破厂谁爱干谁干,干个活还丢命。” “玛德,怎么是咱们去当兵源啊!” “我不想去。” “我也不想去。” “那么多百姓不去征集,关我们屁事,再苦一苦百姓又怎么了? 他们都苦了上千年,苦惯了的人。” 越来越多正在流水线上工作作业的工人,一边赶着手里的活计,一边嘴上抱怨个不停。 抱怨声扩大,扩大到了每一个流水线。 全场数百名员工。 要说心中没有怨言那是假的。 当初进入工厂,就是图一天三顿饭,顿顿吃的饱,还有退休金,干到五十岁就可以退休,如果工龄满三十年,还能推荐自己儿子女儿进来。 可是。 如今让他们作为兵源去打仗? 这来回一折叠,还算什么福利? 他们享受到的福利,不就是要拿性命来搏? 先甜后苦? 越来越多后悔加入工厂的人开始发出抱怨来。 但忽然传来的一道声音如同麦芒,钻出来的同时,镇压住了所有嘈杂。 “不想被作为兵源,就退出工厂,无任何惩罚。” 短短的一句话,却是封住每一个流水线工人喋喋不休嘴巴的强力胶水。 说话的正是刘全。 早就听说工厂员工因为最近的征兵告示下来,工人们情绪很大,纷纷嚷嚷着,因为这,产量也下降了。 如今正是举国备战的关键期。 产量只能增不能减! 这样的情况还不止这一个工厂,身为生产区的负责人,刘全自然需要过来亲自视察一番。 “不想当卒子,就离开,我从来没有强制过你们留在这里。 放心,离开这里,没有任何的惩罚,没有任何的唾弃,没有任何的流言蜚语。” 刘全背手走到刚刚叫嚣最大声,一口一个反驳赵大人的工人面前。 “你,什么名字?” “王,王五。” “哪里人?” “京城东街木兰街住户。” “很好,既然你不愿意开口提离职,那么我来给你主动离职。” “大,大人,不是说厂子不开主动开除人的吗,不是说好铁饭碗的吗……我还想留着这职位,给家里的大儿子呢,我,我还想每顿饭都吃到馒头。” “诸位,你们刚刚可都听到了,是他开口发牢骚说要离开的,可不是我主动开除他。” 见到旁边人沉默不说话。 那人情绪瞬间激动起来,眼巴巴的看着曾经昔日一起相谈甚欢的工友们。 眼神中充满了需要帮助的目光。 此刻的他是多么的不想离职,多么的希望,能够有人,哪怕一个,哪怕声音微弱的如同垂暮老人,但是没有,周围寂静的可怕。 面对刘全凶横的目光,面对众人的冷漠。 他……只能被带了出去,签了离职。 泡面厂的铁栅栏门外,是无数眼巴巴窥视着厂区内一切的普通百姓。 仔细看。 可以发现。 这些栅栏外的百姓一个个都是青壮汉子。 他们在等。 等下一个被厂子丢出来的,离职的人。 这样的话。 就有他们的机会了。 他们就可以一天吃三顿饭,顿顿馒头。 自己干到死后,还能子承父业,让儿子也进来干。 这样的福利,这样的后代肚肚饱,用一场战争来换取实在是让人不敢想的福音。 在地里,他们三天一顿饭,一辈子累死。 比如在战场搏一把,为子孙后代谋取进厂的机会。 要知道。 政策上可是明确了。 凡是厂区职工,战死沙场者,子孙延续其位。 若是没有战死沙场,则可等到战事平定后,继续厂区务工,一辈子吃喝不愁。 生活在这样的乱世,一天能够吃一顿便是奢侈。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