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和大人回来了(2) (第1/2页)

好书推荐: 大明危局

北京分为内外二城。 此时外城蜷缩在家,心中恐惧着范家百万雄兵的百姓们,见到原本清冷的大街上,不但有官兵的脚步,不由的有个别胆子大的探出脑袋来。 啪塔啪塔~ 繁杂的脚步声,传到京城北门两侧居住百姓耳朵里。 若不是见到 这些士兵手中没有拿着武器,还真以为是城外的范家百万雄兵至,要开战前夕。 “今天是有什么大事吗?” “看士兵手中的摊子,似乎想要迎接什么。” “不知道是哪位大人物,即便赵大人迎接玉皇大帝,京城未来的悲惨命运也绝不可能改写。” “唉,是啊,京城再不了几天,范家百万雄兵到,而赵大人不想办法也就算了,还搞这么大的排场,大难领头,还能有心情搞这种花里胡哨的。 依我看,咱们算是要和赵大人一起陪葬在京城了。” 正探出头和邻居交谈的男人,持着极度悲观的情绪,目光瞥向城门口忙活的那一堆人。 似乎在所有人看来,这张灯结彩的一幕,只不过赵忠卿闲游散漫,不思进取,死亡前的欢度行为。 毕竟换做任何一个人领袖人物,在百万大军临城前唯一要做的,就只有扩军备战,备战,再备战。 而此刻的赵大人呢。 正一身新衣的穿着,众人簇拥的围着,谈笑风生,不见一点大难临头模样,貌似即将迎来的这个人,比京城的安危还要重要似的。 这也是他们第一次见到赵大人如此喜庆的暴露在百姓的视野下,也是第一次见到那位大人,露出的最为灿烂的笑容。 眼快胆子大的已经不甘心再趴在窗户前干瞪眼了,纷纷下了楼去,往京城门前凑。 他们也迫切的想要知道,赵大人到底在等什么人,什么人值得百官们如此迎接。 眼前的阵仗实在太大。 红毯铺地。 绵延千米。 京城外城北城门上方,已经挂上了红红的灯彩。 赵忠卿正和张大炮等人拥挤在一起,有说有笑。 “都给老子猜猜,这次和宝,带回来多少银子。” 张大炮嘿嘿一笑,嚷着大嗓门,“和大人先前就是大清出了名的搂银子高手,那沙俄人,我有幸之前京城见过,顶着满脸的大胡子,脑子也不灵光的样子。他们的银子,应该很好诓,所以保守估计,一千万两。” 与张大炮性格截然相反的李满仓倒吸一口凉气,一千万两,这不会太多了吧。 “属下认为,五百万两已经是极限了。” 此刻的刘全不在场,要是他在场,肯定给两人 一个大大的白眼。 和珅之所以是和珅,就在于他比天下所有人都要聪明,一个不聪明的人,是不可能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的。 和珅的贪婪纵然让世人所不耻,但他的脑瓜子之灵活,也是让天下人咋舌。 一个可以贪到无法无天地步的人,人们对他的敬仰,一点也不比历史上那些名臣低。 “大人,你在迎接谁啊?” 声音是身后聚拢过来想要一探究竟的百姓。 只不过因为士兵的阻拦,他们被挡在了两旁。 “如若我是大人您,现在一定整日整夜坐在书房,研究战术,和群臣商议御敌之法啊。” “大人先前还对我们说,您有办法对付范家的百万雄兵,会用行动来证明,但是这就是您的行动吗……” 赵忠卿的信誉,早在当初清朝时,因为房地产大门,就已经崩塌的稀烂。 对于如今的承诺一定能够守住京城,抵御住范家雄兵的诺言,百姓们自然是不相信。 如果可以走,他们早就走了。 如果可以再给他们一次机会,回到借贷之前,一定不会去招惹范家。 这样,也不用被捆绑在赵大人船上,下不去。 赵忠卿再一次听到了对自己的质疑。 早上自己去北京东城视察,那里的百姓充满质疑,现如今来到北门进行迎接仪式,却又受到了这里的质疑。 “本大人……” 还不等赵忠卿开口,一旁的火急性子的张大炮率先开口了,十分骄傲道: “谁说大人没有拿出行动来!比起呆在书房纸上谈兵的谈论御敌战术这种书呆子行为,大人的雄韬伟略,又岂能是你们能够理解的! 跟你们说了吧! 这里即将迎接的是,和珅,和大人!” “和大人……”一群人被挡在城门外,叽叽喳喳的百姓们互相面面相觑,不明所以的表情。 “和大人早在数月前,范家鸦片之祸入侵京城后,就被我们的赵大人派去了沙俄! 这一次回来,带回来的银子和物资,就是为战前准备的!” 一向不苟言笑,沉默示人的李满仓也不由得为他们赵大人开腔,赵大人的心一直都系在京城,无时无刻不在为京城的安危着想。 只是赵大人乃是经天纬地之才,绝不会用稀松平常的常规方法来护佑京城。 他的办法一直以来都是出其不意,神鬼莫测。 况且这次京城之危,已经不是常规的排兵布阵,加筑城墙可以解决的。 找沙俄借款不还虽然有日后被讨伐的危险,但却是目前唯一的,也最有效果的法子。 赵大人的辛苦,从不展现在世人面前,早上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