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兵源何处来? (第1/2页)

面对沙俄与英吉利这种亘古未有的巨大危机。 经过京城赵忠卿为首的,和珅,刘全,步军统领李满仓,还有张大炮等人的一致肯定下。 这则消息,经由官方,通过各个渠道,以最快的速度的流遍华夏的大江南北,让生活在华夏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都第一时间知道了,所有人即将遇到的危机。 这是华夏民族未有之大变局。 即将到来的危机。 已经不再是古老的常规的本土人互相攻杀。 这将是一个大的整体对付另一个大的整体。 这是一个民族对抗一个民族的超大规模战役。 这是需要全人民同仇敌忾,才能应对的灾难。 一向满腹自信傍身的赵忠卿也知道,即将面临的灾难,已经不是自己一己之力,靠着简单的欺瞒耍诈可以解决的了。 随着布告的发出。 京城作为华夏之心脏所在。 这则毁灭性的消息,只是在眨眼之间,便是呈疾风之势,席卷你在京城的大街小巷。 京城内早已是人心惶惶。 大街小巷,布告张贴的像是不要钱似的。 面对两种洋人,两面的洋人,同时来攻。 百姓知道,又该他们卖命了。 尤其是穷人家的父母们。 纷纷是掩面哭泣。 只要是个人你都知道。 打仗打的就是百姓。 他们只想在地里劳作,每天回家有一个吃食。 其它的并无所想。 “呜呜呜~” “早知道,送你进宫当太监就好了,这样怎么样也能苟活得一条贱命,不用上去战场和洋人作战。” 怀中的父亲看着儿子,老泪从双眼眶中夺目而出。 浑浊的老泪,虽然咸脏,却饱含着一个父亲,对于儿女的最为深切的爱。 这辈子还没吃过一顿饱饭,还没有娶过媳妇,就要奔赴战场…… 哭着哭着,不认识字的老王头在人群中急忙簇拥着,朝着自家的秀才邻居道: “劳张秀才大驾,帮老头子我看看,这一次官府征兵,一户人家要征多少人呐?” “老汉我,三个儿子,乾隆五十年征去一个连尸体都找不到,嘉庆一年,打白莲教,二儿子就剩下一具发臭的尸体,如今……如今我着小儿子……” 王老汉泪眼婆娑。 按照惯例。 大战公示榜下面,通常就是此番的征兵要求。 征兵还能往哪里征? 唯一的征兵源头就是他们这些天天饭都没得吃的穷苦百姓。 如果是征两个兵的话,很有可能自己也得被拉上前线。 三个的话,老婆子都得被拉到军队里去。 “可怜我这小儿子,才十五的年纪啊。” 老王头用力的把儿子搂在怀里。 “老王头,你哭个吊!” “这下面不是征兵告示!” “好生奇怪啊,大战在即,不顾一切的征兵不是历朝历代的惯例吗?” 此刻,京城 城墙根下,围着告示观看半点,企图从上面找到征兵公文,从而早些准备银子,打点关系,去除掉自己名额的百姓们,眼睛就像是雷达,仔仔细细扫过告示上的每一个字! 而然。 任由多么仔细和犀利的目光,都未曾找到。 “诶呀,到底什么时候出啊!” “我儿子留着还得传宗接代呢,不能去。 这一次就算倾家荡产,就算官府敲诈我再多银子,也得把我自家的名额给消了。” 正在众人纷乱嘈杂间。 京城内城门的大门缓缓打开。 从里面走出来一群身穿蓝色马甲的士兵。 蓝色马甲是赵忠卿麾下部队的一个十分明显的特征。 尤其是因为这样的军队只有一万人,更加增加了人们对于这种蓝色士兵的敬仰。 毕竟京城从始至终遭遇到的大小战斗,赵大人从未强迫过他们这些穷苦的百姓参战。 从来都是赵大人的嫡系部队,那一万人还有号称钢铁洪流的坦克装甲团。 当然,高风险的同时也代表着高回报。 赵大人的部队一向只训练精英,只有战斗出现减员之后,才会公开选拔人才进入蓝色军队。 能够进入这支军队的不光是体力上的绝佳,更是智力的绝佳。 这也正是赵大人这支嫡系部队的特殊之处。 只要啊能够加入这支军队,一天三顿饭,顿顿管饱,还有高额的饷银。 可以说,只要进入这支军队,买房娶老婆不是问题。 如今沙俄人和英夷即将开战,却不见赵大人进行军队扩充,饿了嘛的军队一直都是一万人,过去是,如今更是。 赵大人……到底靠哪里的兵力,来对抗这次中原未有之大变局? 这个问题,萦绕在每一个百姓心头。 “都让一让,你们期待的征兵公告来了。” 听到是征兵公告。 激动且害怕的百姓们,争先恐后的追问。 其中也有不乏想要幸福生活的,追问,“你们饿了嘛什么时候征兵啊,我娘就盼着我能够进去。” 蓝色马甲士兵没有理会。 他们这支军队作为赵大人亲手训练和调教,不是什么杂鱼都可以进入的。 可以说。 他们这支蓝色军队,唯赵大人命令是从。 连步军统领,也就是上司李满仓,也只不过是听赵大人命令行事,如果是李满仓个人的命令,他们是绝对不会听从的。 “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