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京城开了家报行 (第1/2页)

三日后。 “京城新开了家报行,每天都在发行报纸。” 这则消息不胫而走。 在整个京城的方圆百里迅速传开,如同炸响的惊雷,把所有人都搞得有点惊,因为没有人知道报行报纸是何物。 刘府。 端坐正堂之上,一盏茶,一本书的刘墉和往常一样,细细品味书中奥妙之际。 府中下人们正聚集在一起,饶有趣味的拿着一张大大的纸,簇拥着,过来找刘墉身旁最亲近的下人,刘德。 只因为此人时常相伴于主子刘墉身边,潜移默化下,竟然习得不少墨水,对于普通的汉字,都能够认识。 偏院里下人的聒噪,让刘墉有些好奇。 他放下手中典籍,背着手走去偏院,想看看这帮下人倒地是在搞什么鬼。 “刘大哥,赶快给我们念念吧,这报纸上的《倚天屠龙记》第二话!快!” “等不及了,等不及了。” “这报纸实在太有趣了,上面的故事,上面的一切的一切。还有插图呢。” “一份报纸要三文钱,三个馒头钱。” 刘德放下正准备去浇地的水桶,也兴奋的搓搓手。 他还是前几日在大街上闲逛时,听到有人谈论《倚天屠龙记》第一话的故事,实在是让人欲罢不能。 今天他也能够第一时间读到第二话的内容,感觉实在是太爽了。 “你们日后啊,就这么干,一起凑三文钱买份报纸,我来给大家朗读,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 “刘哥,您就别啰嗦了,赶快念完,大家还得干活了。 老爷要是过会见不到 我们人,肯定责罚。” 在众人的催促下。 刘德接过大大的报纸。 报纸有半米宽,很大。 上面有着‘小说板块’‘广告板块’‘漫画板块’等等。 文字插图,一应俱全。 绘声绘色。 不懂文字的就看插图。 他们这些人是因为把插图看了,还嫌不够,才来找自己读的文字。 毕竟文字真的要比插图更加有想象空间。 “咳咳~” 清了两下喉咙后。 刘德在伙伴们惊讶的目光下开始念起来: “倚天屠龙记,第二话,武当山顶松柏长。” “话说那张无忌……” 半晌儿。 所有人才从倚天屠龙记塑造的梦幻世界中,回过神来。 走在他们身后,听的入迷的刘墉也刚刚回过神来。 刘墉心里暗道: 精彩。 实在太精彩了。 故事虽然说是好故事,引人入胜。 但也仅够民间消遣而已,终究难上大雅之堂。 世间真正能够品味百遍且有益的永远都是儒家的书。 刘墉对故事很感兴趣,对这封大大的报纸更是感兴趣。 他故意发出咳嗽声。 让正在回味故事的下人们注意到了自己的到来。 “咳咳~” “老爷,老爷,我们……” “都愣着干嘛,干活去!” “是是是。” “把这纸扔了。” 见下人刘德想要叠起来放回兜里,刘墉说道。 “老爷,衡家报行说了,这玩意可以看完后积攒下来,回收时,还能有一文钱呢。” “给我。” 刘墉不管,直接伸手讨要。 接过报纸。 还不忘问道,刚刚的衡家报行是怎么回事?谁开的?平时就卖这报纸? “老爷,您待在府中太久,应该多出去走走。 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衡家报行是三天前开的。 其掌柜名叫衡不亏。 这报行的前身是一家小小的纸坊。 但就在三天前,摇身一变,规模 不仅扩大了,各种业务也多了。 他不光有制作纸张,印刷,排版,也都负责在内。 除此之外,还供养了一大批所谓写手,为报社提供各种有趣的故事。 还有,京城穷苦家庭的孩子,都会在每天清晨起的早早的,从报社那低价购买到上百份报纸,而后沿街售卖,利润都是自己的。 我三叔家的邻居张寡妇家的孩子,就是报童一员呢,听说还不错,至少每天两顿饭有着落,赚的绝对够填饱自己肚子的。” 听下人刘德越说越上头,刘墉的兴趣更大了。 这衡家报行倒也是真的不错。 做生意的办法很是奇特。 还无形之中,提供了这么多差事。 让这么多人能够吃上饭。 不错,真不错。 刘墉内心 夸赞的同时,双手展开报纸 。 报纸土灰色,报纸左上角‘衡家报行’四个大字,字体硕大,十分明显。 接着,便是第一个板块。 写着奇妙故事的‘倚天屠龙记’ 刚刚听下人诵读,刘墉一家听完了。 所以也没仔细看,目光很快扫到了下一板块。 漫画板块。 这里画着的人物,十分传神,都是这倚天屠龙记的第二话的内容。 “嗯,这报社很是人性啊,还专门给没过书的人搞出图画来,这衡家报行掌柜衡不亏,是个聪明人。” 刘墉目光继续下扫。 来到了广告板块。 眉头一皱。 自顾自的念起来。 “京城东城德胜大酒楼推出新菜品‘金华燕窝’,首日七折,欢迎品尝?” “城北刘老汉家,五年老牛走丢,凡是提供线索者,主人家愿意奉上五两银子。” “刘寡妇,身高一米六,体重90斤,相貌中等偏上,孩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