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离间计 (第1/1页)

好书推荐: 大明危局

宴会上,醉醺醺的王三槐开始了大放厥词。 “想当年老子十五岁就抄着杀猪刀把地主老财给剁了,嘿嘿,他家那小妾也没浪费,发泄完欲望后,也给剁了,选取的的还都是脸蛋和大腿部分的精肉。 那一年,俺第一次体会到了吃饱的感觉。 要俺说,这肉就得小火慢炖,不用放太多调料。看着那在锅中咕咚冒泡的散发着肉香的肥肉……” 王三槐越说越细。 听到这番话。 “呕~” 和珅几次都要干呕出来。 “咋,听这个就受不了了?” 牙齿用力的拽下一大块的肘子肉的王三槐大口咀嚼,给和珅投去鄙夷的一眼,咕咚咕咚,再爆饮上一碗又一碗的烈酒。 胳膊粗的肘子吃完,却还不见王三槐有停下的脚步。 “你们都每天吃的饱饱的,自然 不懂。 长年在外流浪,下一顿没准五六七八天才能吃上,养成习惯了,不吃顶嗓子眼,总觉得不放心。” 嗝~~~ 一个长长的饱嗝打完,王三槐直接问道正位上的赵忠卿: “想好了吗,什么时候退出京城,给个日子,我这次回去肯定是要 给我大哥一个准信的。” “京城吗,我肯定会让出来的,十五万大军兵临城下,即便能够抵挡,又能抵挡几日?” “哈哈,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识时务者为……” “为俊杰。”和珅补充道。 “对,识时务者为俊杰为俊杰,你赵忠卿既然认识的这么清楚,那也省的我们多费口舌。 当然,你也是有功劳的,清朝要不是你的折腾,也不会成如今这样。这样吧,等回去后,我定向我家徐哥哥美言,日后立了国,定封你个王。” “王……”赵忠卿故作眉头一展,“好,那就敬候佳音了。” “好!” 王三槐举杯,赵忠卿也举杯,饮下。 “对了,立国之后,敢问堂堂白莲教,谁来做这个皇帝呢?” “自然是徐哥。” 语气斩钉截铁,没有丝毫犹豫。 “说实话,比起江湖上的名气,赵某认为,你王三槐要比他徐天德大上许多。” 和珅也在附和:“天下 谁人不知你王三槐,十五岁杀地主老财,十六岁拉起队伍,十七岁成了山大王,那徐天德还是中途加入你的队伍中,给你充当军师。 后来,他把你拉入他的白莲教,你二人的地位,这才发生主次之变。 现在城外大军大部分都是听命于你王三槐的,不是吗?” 事情确实是这么个事情……王三槐面色凝了一瞬,接着咣当一声把酒杯用力放在桌面,“别想挑拨离间!徐哥哥谋略智慧在我其上,治国他理当首选,除非他死了,才轮的上我。即便将士们都听俺的,俺也断然啊不会取而代之!” “好!兄弟情深!” 赵忠卿敬了一杯。 “世人谁人不知徐王二人,莫逆之交,肝胆相照,想挑拨你二人关系,我断然是没有这个意思的,还望不要误会。” 徐天德见赵忠卿面露笑靥的道歉,大大咧咧的他 自然没有放在 心上,心中涌起的怒火顿时消散。 “知道就好!我俩虽不是亲兄弟!却比那亲兄弟还要亲!整个中原!没有比我俩更铁的!” 和珅漫不经心喃喃一句:“只怕对方不这么认为喽……” “你说什么!” 王三槐当即站起身来,怒视,如果在自己地盘,他早就拔出刀剑,兵戈相向了。 “和珅,退下!” 赵忠卿严肃道。 待到场面稳定下来。 赵忠卿再次扯到刚才的话题道: “若是未来由你由有你的徐哥哥做皇帝,那自然是极好的。 但一个王朝要想延续下去,靠的可绝不仅仅是第一代皇帝,第二代也至关重要。” “那是自然。” 王三槐虽然大大咧咧,没读过书,却也常听唱戏说书,这点道理他还是知道的。 赵忠卿站起身,走下台阶,“本大人贵为清朝军机大臣兼户部尚书,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倾朝野,富贵齐天,却故意制造地产危机,让大清大厦将倾,这是为何?” 面对赵忠卿抛过来的又一个问题,王三槐一头雾水。 说实话,他还真不懂为什么赵忠卿身为大清臣子,会给大清挖坑。这天下 动乱,其实就是这个家伙搅和的。 “你……汉人……莫非反清复明?” 见赵忠卿摇头,王三槐继续猜测。 “为了当皇帝?” 赵忠卿继续摇头。 “不是反清复明,不是为了当皇帝,你糊弄我呢?” “大清腐朽,民不聊生,康熙康熙,吃糠拉稀。乾隆乾隆,钱笼钱笼。嘉庆嘉庆,家家干净。 这样的帝王,这样的国家有何存在之必要? 我赵忠卿是为了让天下百姓,为了让天下人吃饱饭,这才造反。 如果有人能够继续完成我的理想,让出这北京城又又如何?” 王三槐饶了绕头,他被赵忠卿的话说的很感动,自己就是没饭吃,才被逼着吃人的,“说的是,不过放心,我白莲教定能继承这理想。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