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最强保命符 (第1/2页)

好书推荐: 晚明

“平安代豫章郡数千户百姓,拜谢诸位贵人!”

张平安眼眶通红,双手高托鸠杖,声泪俱下,高呼,身上破破烂烂、沾满了灰尘的衣服片在风中摆动。

司匡咬着嘴唇,把他搀扶起,扭头呼唤,

“去病,让你的亲卫匀一匹马出来!武关距离长安的路也不算短。”

“好嘞!”

霍去病扬起眉,给了路博德一个眼神。

后者憨憨一笑,跳下马,把马牵了过来。

“贵人……我不会骑马。”

霍去病惊讶地瞪眼几秒钟,不过反应很快,迅速安抚道:“不会骑?没事!”

小嘴一嘟囔,“路博德,汝负责把人安全护送到长安!出了差池,就别回来了。”

“保证安全送到!”一阵粗犷的声音响起。

司匡松开搀扶张平安的手,将清澈的眼眸停留在其握着的铜绿色鸠杖上,淡淡地问道:

“你家中可还有其他兄弟,如果有,他们是否也在武关附近?路博德可以领尔等一同入关。”

“劳烦贵人牵挂了,自祖父、父母去世之后,家中只有曾祖父与小子相伴!”

司匡眉头紧蹙,眼睛眯起来,声调抬高,“你还是家中独子?”

张平安不好意思的低下头,挠了挠后脑勺,“嗯。”

“嘶!”

司匡倒吸一口凉气,眉头挑了挑,想说什么,没有直接说出来。

他只是握了握拳头,把手心位置、由惊讶带来的汗水藏匿。

不太妙啊。

原本棘手的事情,貌似变得更加棘手了。

这是给刘彻揽了一个大麻烦呀。

亲爱的岳父大人知道了,会不会生气啊?

他要是知道即将面对三代忠烈的盘问,不会揍自己吧?

这件事,已经不是司匡插不插手的问题了,哪怕想插手,也轮不到了。

刘彻必须亲自出面,给一个解决方法!

且,不能把一切问题都推到已经死了的王恢身上,必须拿出一个光明正大的解决方案!

这件事一旦解决不好,大汉可能发生强烈的动荡!

这次的军功事件,比胶西王刘端制造的麻烦还要厉害。

刘端只是偷偷摸摸的吃了军功,其他出格的事情没有做。

而王恢、唐蒙二人,不仅诬陷闽越会来刺客,还阻拦告状的人进入武关。

司匡已经可以幻想这道禁止入长安的命令会逼死多少人了。

花费一年时间跋涉千里,从大汉东南辛辛苦苦走到西北,突然得知不让进……

哪怕心理承受能力再强,也得崩溃。

这件事看似是王恢唐蒙与豫章百姓的利益之争,实际上,它已经在开国老兵、忠烈之后的双重加持下,上升到大汉士卒与新晋贵戚的矛盾高度了。

张平安曾祖父可是说了,淮阴侯在世时,世间可无此事。

话里有话。

为何这群新上任的将军,会打破战场的规则,侵占士卒利益?

一方是为大汉抛头颅、洒热血的士卒之后,一方是大汉刚刚出现的贵戚势力。

这件事处理不好,往轻了说,军队士卒心中会产生怨言、芥蒂,影响战斗力;往重了说,很可能成为新一轮七国之乱的导火索!

忠烈之后如果因为大汉新晋贵戚而绝嗣,后果,太可怕了。

他都能预见诸侯王叛乱的借口了:“清君侧!为士卒而战!为公道而战!”

司匡若有所思,看着长安的方向,意味深长地呢喃:

“忠烈之后,家中独子,可不能轻易出事,哪怕是对方是统兵数万的犍为郡郡守……这件事,必须要从长计议。陛下,难了……”

忠烈之后,三老之孙,家中独子。

这三个加在一起,足以成为大汉最强的保命符之一。

一个足以让朝堂之上大部分将领支持的保命符。

一个足以让大汉几十万士卒支持的保命符!

毕竟,谁都不想家乡成为第二个豫章。

如果那群将领不想被士卒议论,不想军心涣散,站队的位置,已经不言而喻。

“看来从先秦流传下来的统计军功方式,需要改革了。”

司匡幽幽长叹。

这记录军功的方法,还是当年商鞅留下来的。

那时候作战甲士都有家仆跟着冲锋,不用担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