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东郭一族 (第1/3页)

邱汉婴呆住了。

坐在地上,两眼发直,愣了愣。

刚才没听错吧?

多拿三万钱帮太常署衙修缮房子…

这是明目张胆的收买吗?

不过,大汉律里面貌似没有说捐赠犯法。

这三万钱,按理说来,是合法所得,哪怕日后有人翻出来,状告到长安,自己也绝对胜诉。

当年高祖起家的时候,虽然没有明确记载,但可以肯定,多多少少收过商贾的好处费!

否则,他哪来的钱粮、兵器?

以为如何?

当然是没问题!

能把油水转换成他太常丞合理所得,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邱汉婴把竹简和毛笔放下,深吸一口气,站起来,笑眯眯地拱手,“公之大义,吾临淄太常署谨记在心!日后所有能用到的地方,尽管开口!”

司匡作揖而拜,声音沉着,“既然太常丞阁下没有意见,敢问,鄙人何时能拿到地契?”

钱到位,自然好办事!

邱汉婴拍拍胸口,慷慨激昂,保证道:“明日可拿!”

“善!”

司匡与孔安国对视一眼,皆露出满意的笑容。

“呃……二位别急着高兴。”

“嗯?”

邱汉婴整理好衣冠,面色严肃,指着案几上的竹简询问,郑重问道:“买地钱财,何时能到?”

司匡转身,把目光投向孔安国,试探性的问道:“孔兄?”

孔安国点点头,示意明白了。

一步踏出,拱手一拜,声音洪亮。

“买地一共七十六金,数额庞大,稷下没有这么多储备资金,因此我儒家不可能一次性付清。希望邱公可以给儒家一个月的时间,用来筹集资金。”

他一边说着,一边从袖口中的暗口袋中摸出来一块巴掌大小的小木牌,高呼,“此乃我儒家在稷下府库的取款传信,请邱公先收下。”

孔安国把传信递了过去。

邱汉婴看了一眼,接了过来。

“邱公,吾等愿意先支付六十金,请公明日带领太常所属,前往稷下,领取钱财。而剩下的十七金,将在一个月之内付清。”

孔安国语气稍作停顿。

“公以为如何?”

邱汉婴笑了笑,点点头,朗声回答。

“可!”

随后,打开衣服的褡裢,把传信塞了进去。

还是那句话:有钱好办事!

反正这笔买卖,他稳赚不赔!

趁新齐王的任命还没下来,多捞一点算一点。

反正地就摆在那里,还能跑了不成?

邱汉婴把褡裢关好,笑眯眯的,像一只吃胖的黄鼠狼,“二位放心,明日拿钱之时,本官会把地契同时交付!”

“多谢邱公!”司匡点了点头。

邱汉婴心情大好,重新坐下。

同时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示意二人也坐。

区区一个买地小忙,就捞到了不少油水。

如果帮更多的忙,岂不是,捞得更多?

于是,他情不自禁地询问:“二位可还有难题?如果有,尽管开口。临淄周边,我邱某还是有一定话语权的。”

司匡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点点头,直言不讳,“还真有一个麻烦事。”

“请讲!”

“不瞒邱公,鄙人买地,打算修建一个‘里’。如今,地已经买到,民夫也基本上有了目标,就差购买材料了。请问邱公,这附近可有出售建房材料的商贾?”

邱汉婴作为本地的太常丞,对于往来的商人再了解不过了。

一些商贾为了在临淄办事方便,也会到太常走一遭,留下点东西。

虽然留下的东西,不怎么值钱罢了。

司匡开口询问的时候,他就知道需求了。

“阁下想找专门从事石料、木料的商贾吧。”

“对!”

邱汉婴微微抬头,发着长长的“嗯”声,回忆着临淄今日的相关商贾。

司匡跪坐,身体前倾,目光中充斥着期待的光芒,“邱公可有人选?”

邱汉婴思索了好一会儿,脑海中划过一个又一个名字。

然而,一个合适的也没有。

最终,他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

“抱歉,没有合适的人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