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廷尉大狱 (第1/3页)

好书推荐: 大明危局

司匡任由温何待在客堂,自己则浑身轻松的,独自走回房间。

拒绝就是爽,浑身畅然。

老牌列侯已经是落日余晖,没多少好日子过了,这个面子,不给也罢!

没有任何利益,无缘无故,凭什么教一个陌生人儒术?

他虽然心存善念,但绝不是烂好人。

既然来到这个时代,那就应该把活下去放在第一位。

虽然很不愿意承认,但西汉这个时代氛围,很适合社会达尔文主义--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不想自己灭亡,那就只能灭亡别人。

这也是为何大汉要不断地对抗匈奴的原因。

司匡心情平淡,关上房门,走到案几后,摘下发冠,解开束缚身体的衣服,盘膝而坐。

重新提起那根尚未干透的毛笔,蘸了蘸墨。

继续勾勒案几上的那份尚未完成的曲辕犁蓝图。

“咚咚咚。”忽然,门又被敲响了。

司匡脸部肌肉被不悦的情绪压垮,耷拉着脸,抬头,望了望,喊了一声。

“谁啊?”

“司公,是我,冯驹。”负责看守稷下学里大门的这个流民汇报道。

司匡急忙放下笔,重新捆绑腰的衣带,把发冠草草戴上,皱着眉,望着门外,高声,“何事?难不成惸侯心怀不甘,出去闹事了?”

“非也!”

“那所为何事?”

“临淄廷尉署派人来传话,其称:昔日发兵围剿公与衡胡衡公的罪犯,已有一名被逮捕,被关在临淄廷尉狱。”

冯驹回忆着门口那人的话,一字不落的传递。

“那人还说,廷尉正张公今日申时将会提审犯人,若司公感兴趣,可以去廷尉署观看。张公如今正在廷尉狱中安排事务呢。”

“哦?效率挺快的嘛。”司匡面露惊讶,不过,心中尚存一缕疑惑。

怎么只有一名?

那天除了高倏之外,还有一个领兵的军司马。

他们两个,究竟谁提前跑了?还是都跑了,留下一个临时工当替罪羊?

有些事情,总得去现场看一看,才能弄清楚。

司匡点了点头,作出决定,望着门口,大呼,“备马,吾要去临淄一趟!”

“诺!”

冯驹下去准备后,司匡将坐在案几后,用碗里的清水将毛笔冲洗干净。

把曲辕犁的蓝图放到被子底下。

为了看起来更加顺眼,他又压上了一个枕头。

随后,才换上匡人专属的官服,推开门,向马厩的位置走去。

……

半个时辰之后,临淄廷尉署地下大狱深处

张汤走在前面,眼神如铁制钩子一般冰冷,领着司匡,在一条很长的漆黑走廊中前进。

其手中还举着一根半米长、前段包着一块沾油麻布的火把。

火把的火苗不断地来回跳动,似乎在这诡异的环境下,陷入了疯狂。

走廊漆黑如墨,伸手不见五指。

司匡面色凝重,小心翼翼地跟在后面。

虽然只有一条路,但这里实在太黑了,他还是生怕迷失在这无尽的黑暗中。

进入之后,腐臭、潮湿、闷人、头晕目眩的厌烦感席卷了大脑,让人分不清现实。

脚下,时不时的还会传来一股幽凉的风,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扯着脚踝。

张汤仿佛已经习惯了这个场面,有恃无恐的加快脚步。

而司匡则后背发凉,双腿软化,额头上渗出来一层冷汗。

他快悔到肠子里了。

这哪里是牢狱,根本是鬼屋好嘛。

不仅长,还黑。

即便临淄是人口大郡,也不需要建这么多的牢房吧?

还建在地下!

吓唬谁呢?

见张汤越行越远,司匡急了,慌忙跑起来,跟上去。

踩在一块深绿色苔藓上。

“唰!”

脚下突然一滑。

“咣咚!”

他跌倒在地,痛的龇牙咧嘴。

屁股火辣辣的痛,像是抹了辣椒油似的。

张汤听到声音,鹰钩鼻划破空气,回过头,瞥了一眼,眉头一皱,叹了一口气,额头的肌肉舒展开,无奈的摇摇头。

走回来,把火把下移,靠近地面,照亮了地面上的暗绿色青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