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齐技击、魏武卒 (第1/2页)

元光五年七月十五,阳光明媚,微风徐徐,渭城东门,北军遍布。

原本四通八达的渭城东道,被大量身着黑甲的北军士卒里三层、外三层围了起来。

北至甘泉、南至渭水、东至长安。

每隔十步,便站一名持长槊之北军士卒;每隔百步,便有一着红甲、黑盔、红缨之骑士随地待命;每隔千步,便设一关卡,防不法之徒持械入内。

凡意图从东门经过之人,皆需九卿亦或是封号将军之手令,否则,以擅闯军营之罪押赴廷尉。

守军不多的渭城,额外从周边郡县征调三千士卒,以作防务。

整个城池,被浓浓郁郁的无形杀气包裹,压迫着从其他三门进进出出的行人。

数百面大汉之红底黑字鎏金旌旗,飘扬在咸阳故地之上。

渭城城门之下。

一顶用丝绸制成的华盖被四根婴儿手臂粗细的绿色竹竿撑了起来,覆盖出一块面积在二十多个平方的阴凉地。

阴凉地中,一张八米长、一米宽的特制案几横在中央,东西排列。

案几之北,有八个用丝绸编织的布席。

案几之南,有四个用芦草编织的草席。

案几之上,南北两侧,分别摆放了三个装满墨汁的碗、三根崭新的狼毫毛笔、三块麻布制作的帛书。

匈奴一方谈判人员坐在司匡特意安排好的马车上。

马车两侧,是负责护送的匈奴骑兵。

车轱辘嘎啦嘎啦的转动,向防务出示手令后,马车慢悠悠地穿过了第一道关卡。

须卜罗哥掀开车厢的帘子,往外看了一眼。

作为一名专业的斥候,多日探查,他早就已经摸清了长安周边地形和情况。

转身回头道:

“大王,我等距离谈判之地不足五百步了。”

伊稚斜睁开一直紧闭的双眸,瞳孔周边闪过一丝阴隼。

咧嘴,轻蔑一笑,挥挥手,“全军放慢速度,确保巳时到即可!”

须卜罗哥点头,迅即掀开门帘,对外面叮嘱了一声。

行驶中的马车明显放缓了速度,嘎啦嘎啦声变的厚重、低沉。

为了谈判成功,他可以研读了匈奴之内,所有涉及到谈判的古籍。

再加上中行说的教导……

齐桓公被劫案、楚王被扣押案……烛之武退秦师案……秦赵渑池之会案等等,都有所心得。

伊稚斜深知,自今日赴约,谈判就已经开始了。

若是到得太早,会让人觉得匈奴急着谈判。

此举不智!

若是到得太迟,会让人觉得匈奴没有诚意。

此举大愚!

城头上,司匡与诸子百家的天骄眺望远处缓缓行进的马车,眉头挑了挑。

“冯驹,什么时辰了?”

“距离巳时还有两刻。”

“距离伊稚斜出发多久了?”

“家主,大约一个半时辰了。”

“这么说,他们走了将近三个小时。”司匡暗道一声,“懂得心理战,这家伙不简单!”

扭头,提醒道:

“诸君,匈奴谈判使团来者不善,待会不要丢了我大汉的颜面。”

百家诸生齐拜曰:“匡人放心,我等自当以气节御之!”

司匡没有回应,而是瞥了一眼不远处正行驶而来的马车,目光挪动,放在了城墙楼梯口的一人身上,

“赵破奴,该尔等行动了!”

“匡人,先由哪路行动?”

“齐!”

“诺!”

赵破奴转身下去安排。

片刻后,一面比平常旗帜大两倍的特殊旗帜树在渭城东城头。

旗帜上书大字--“齐”。

刹那间,下方城门大开,大地传来了轰隆隆的声音。

“轰!轰!轰!”

五百持戟、面带视死如归气势的士卒从城门口走了出来,向远处伊稚斜所在的马车奔去。

五百人,进退有序,甲胄上的铁片撞击频率都出奇地一致。

手中崭新的戟齐刷刷地对准行进的伊稚斜与匈奴精锐骑兵,毫无退意。

阳光洒在这群人身上,犹如在铠甲上渲染了攻无不克的金光。

车厢中,颠簸感愈来愈强,回荡的嘈杂音亦越发严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