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徐庶:先生尸骨未寒,可大耳贼却…… (第1/2页)

好书推荐: 没有来生

徐庶抵达襄阳城时,受荀攸邀请,在其住处少歇。

幸得有荀令君赠马,方能日夜兼程,以最快速度赶往襄阳。

此时,他跪坐在竹席上,双手捧着一盏热汤,润了润干涸发裂的嘴唇。

顿时一股刺痛感,扎得脑仁发疼。

可身体上再如何疼痛,却也比不过此时他的心如刀绞。

先生死了。

先生……他竟是被自己信赖有加的刘备,给害死了!

一念及此,徐庶眼前仿佛又浮现出了顾泽的身影,以及他的谆谆教导。

顿时,眼泪如溃了堤的洪水一般,汹涌而出。

其哭声之哀怨,如泣如诉,好似杜鹃泣血,闻者无不伤心黯然。

“先生啊,先生!”

徐庶握着拳头,一下下捶着胸口。

好似也只有如此这般,才能够稍微缓解心口闷痛。

此时。

曹操的车架,停在了荀攸门外。

许褚一个虎跳下了车,将门帘恭敬掀起,护佑曹操下车。

荀攸早已在门外等候,立即上前行礼。

“现在徐庶人在何处?”

“正在大堂稍歇。”荀攸道,“想来是星夜兼程,一路风尘仆仆,多有蓬头垢面之嫌……不若我让仆人烧好热水,待他洗漱肃容,再行相见?”

曹操却是摆了摆手:“我与元直相交已久,无须如此繁文缛节。”

说完便撩起衣服下摆,匆匆往荀攸大堂奔去。

走得甚急,连鞋跑丢了一只,都未能察觉。

荀攸见状赶忙俯身,将曹操的鞋子拿上,快步跟着。

他素来知晓丞相求贤若渴,但到如此地步,倒也尚属罕见。

若是将此事传播出去,倒也不失为一段佳话。

但很显然,此事并非现在所能为之的。

他压下心头杂念,跟上了曹操。

来到大堂之外,人还没见到,便听见了呜咽哭泣之声,还有便是一声声捶打身体的闷响。

曹操心中颇为诧异,赶忙走近了一些。

发现徐庶竟然是不断用拳头砸着胸膛,以此来强压哭泣。

曹操大惊,赶忙上前阻止。

“元直住手!你怎么如此不爱惜身体?”

在曹操的印象当中,徐庶最是遵循孝道之人。

有道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

所以才会有夏侯惇阵前拔箭,高呼“父母精血,不可弃也”,将眼球一口生吞,随后挺枪纵马,将暗箭伤人的曹性一枪挑了。

为了母亲甘愿远赴曹营却始终一言不发“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徐庶,类比夏侯惇,亦不遑多让。

可如今,徐庶却甚至不惜已自戕身体的方式,以略消心中块垒。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顾泽。

即便是曹操,也知道徐庶深受顾泽恩惠,一直对其尊崇有加,甚至不惜持弟子礼相待。

想来,肯定是顾泽身陨的消息传来,徐庶所以才会单骑疾驰,一路星夜兼程到了襄阳城下。

“丞相,元直有一事相求!”

见着曹操后,徐庶直接了当地跪在了他的面前,瞪着通红的眼眶,声音有些发堵。

“元直,你我相知多年,有何事但说无妨,只要是我能做到的,必定竭尽全力助你!”

其实曹操此时心中,已经有了大概的猜想。

所以,他才敢如此果决地拍胸脯、打包票。

“庶无所他求,唯先生之恩无法亲身报答,而今……得闻先生噩耗,庶……庶只求能为先生报仇雪恨!”

闻言曹操心中不由一阵狂喜。

他以徐庶母亲为凭,强将徐庶滞留在曹营已有多时。

可徐庶自入了曹营之后,便一直三缄其口,一言不发。

不意顾泽身陨的消息,竟然让他有如此强烈的反应。

他骤然心中一动,暗道:若是推测不假,看样子徐庶,也终于也要归附于我了!

一念及此,他心中欣喜非常。

但脸上,却是愈发肃容。

“我亦有所听闻此事……那大耳贼当真狡诈阴险,兼残暴、冷血!先生为他何等操劳,任劳任怨,不辞辛苦!”

“可他竟如此背信弃义,有了诸葛亮便将先生置之死地,当真令人唏嘘。”

曹操的一席话,又戳到了徐庶痛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