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前往丰年屯 (第1/1页)

“李立功是吧,你在屯里干啥呢?” 挎斗车上,陈知行主动和李立功闲聊。 “我种地呢,干农活。” 李立功有些不好意思道。 虽然陈知行看着比他还年轻,但李立功丝毫不敢看轻陈知行。 觉得陈知行是领导。 “你读书了吗?” 陈知行问道。 “读了,读完小学就跟着我爸回家干活了。” 李立功挠了挠头。 “娶媳妇儿了呗?” 陈知行笑道。 “娶了,今年六月多娶的媳妇儿。” 李立功抿嘴笑。 看得出来,他对自己的小媳妇儿很满意。 “挺好的,我还没娶媳妇儿呢。” 陈知行呵呵一笑。 “啊?领导你咋还没娶媳妇儿呢?” 李立功很惊讶,心里又有一点自豪。 自己娶了媳妇,家里有媳妇儿,晚上睡觉有个能抱着的女人。 眼前的领导看着厉害,媳妇儿都没有。 “我对象还在读书,得等明年七月多她毕业了,才能领证。” 陈知行笑着解释。 “啊,这样的啊,那也挺好的。” “多读书有学问,以后能进大单位。” “不像我们,只能在田里干活,收成全看天意。” 李立功勉强笑笑。 “种田没什么不好,累是累点,等秋天的时候,看着田里的收成,心里踏实。” 陈知行说着对方乐意听的话。 心里忽然想到,现在是六五年,此时的袁青年研究员已经开始了杂交水稻的培育工作。 七四年底,杂交水稻正式成功,并且得到官方的认可,在全国十多个省市进行育种试点。 十年浩荡狂潮,袁先生的研究多次遭遇浩劫,大大耽误了他的研究进度。 如果能够照顾到袁先生,或许能够加快杂交水稻的研究进度。 为国家减轻负担,为无数劳作在田地里的人普通民众增添家底。 “小领导,你说的太对了。” “我看着自家田里种的粮食,棉花,心里特别高兴。” “就跟我爸说的话似的,咱们干的活都不是白干的,明明白白吃饭,踏踏实实做人。” 李立功高兴道。 “哎,你和张扣熟吗?” 陈知行压住脑海中天马行空的想法,问起正事。 “我和他不熟。” “他比我大几年,又在部队里面干了很长时间。” “而且他性格很闷,有时候我和他在田里碰上了,跟他打招呼,他只是笑笑,没有太多话。” 李立功打开了话匣子,很有说话的欲望:“真没想到,他能干出这种事。” “你爹跟我说案情的时候,我就猜到他要动手了。” “可能你们一直生活在一起,都没把他往那块想。” 陈知行平淡道。 “对,我真没想过他能杀人,老实说,他虽然性格闷了点,但人还是挺好的。” “屯里有啥事要各家出人干活,他经常参加,不像别的人,总想着推脱。” “我爸挺喜欢他的。” 李立功跟着说道。 “你知道他妹妹在哪里工作吗?” 陈知行随口问道。 “不知道,不过我听我爸说过,好像是在城里的一个大单位吧。” “他妹去年就结婚了,很少回村里。” 李立功摇头。 “他也算是把他妹送上岸了。” 陈知行有些感叹。 或许在张扣转让工作给妹妹的时候,他心里已经对王家动了杀心。 不对,那个时候张扣的心态应该是处于摇摆状态。 他更多的是在谋求,自己母亲应该得到的公道。 但他转让工作给妹妹,已经透露出他为自己选择了一条决绝的道路。 如果无法以正常途径为母亲讨回公道,他会毫无顾忌的选择血亲复仇。 一旦血亲复仇,他的工作肯定保不住,也没有转让的机会。 所以他干脆直接把工作转让给妹妹,不给自己留牵绊。 “她妹妹可好了,能去城里工作,找个城里的丈夫,不用跟我们一样在田里忙活,那得是好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李立功一脸羡慕道。 “哈哈,你好好干活,不走歪路,等个几十年,别人也会羡慕你。“ 陈知行呵呵一笑。 如今丰年屯是乡下,等到几十年后,四九城发展起来。 丰年屯咋的也在五环和六环中间位置。 身为四九城拥有宅基地的原住民,只要李立功不吸毒不赌博,不可能过的差。 “等个几十年,我都老了,每天只能逗逗孙儿啦。” 李立功呵呵一笑。 他没理解陈知行的意思,还以为陈知行说几十年后,他能够含饴弄孙,让别人羡慕。 “张扣转让工作给她妹妹之后,回村里居住了多久,你知道吗?” 陈知行偏转话题,回到正轨。 “住了两年多吧。” 李立功想了想道。 “这两年多时间,王家和张家还有摩擦吗?” 陈知行追问。 “偶尔会有,但不多。”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