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山海城 (第1/2页)

东条归西一听,心里嘀咕道:“我好不容易进来的,岂会轻易出去!” 但脸上却一脸为难地道:“陛下,我们大江户实乃一小国尔,民众不过五六十万,恐怕再调来十万兵马,难啊,而且,就算能调来,但要跨洋过海的,也不知何时能到达,远水解不了近火啊!” 公孙耿弘一听,“啪”的一声,重重地拍在桌子上:“那我留你们何用?” 东条归西一看公孙耿弘真的生气了,不由得跪了下来,乞求道:“陛下,我们远道而来,连一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如果陛下不收留我们,我们恐怕只能呆在那海上了,还望陛下可怜可怜我们吧。” 见公孙耿弘毫不动于衷,东条归西不得不表态道:“只要陛下肯继续收留我们,让我们干什么都行,哪怕打家窃舍,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只要能为陛下抢来军资也在所不辞!”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东条归西这么一说,还确实打动了公孙耿弘,毕竟南朝才刚刚成立,积累不足,又连年征战,国库早已入不敷出,要不是放纵各路将领抢掠,恐怕南朝早已支撑不下去。 但既然现在已经称王,成立了南朝,那这里的百姓就是自己的子民,做什么事情,都得注意影响,就算要抢,也不能光明正大地抢了。 因此,倭寇的加入,很好地解决了公孙耿弘的难题,这也是公孙耿弘放任倭寇横行乡里的原因。 你好我好大家好,不好的只是普通老百姓这群割了一茬又一茬的韭菜而已,与他一点关系也没有。 就算最后激起民变,大不了就推出几个倭寇当替死鬼以平息民愤,只要能打退外敌,日子照样天天过,何乐而不为。 “现在你们的兵力还剩下不足三万吧,你能为朕做什么?又能给朕什么?” 公孙耿弘盯着跪在地上的东条归西问道,哪怕他说错一句话,恐怕都会面临继续漂泊在海上的风险。 “陛下,我们现在就可以捐献白银五百万两,以助陛下击溃李不凡。” “果真?” “当然,只要陛下收留我们,我保证,今后每一个月,都会奉上白银五十万两,以谢陛下收留之恩!” “好!既如此,那就辛苦东条归西大将军了,不过,现在大战在即,朕希望马上见到那五十万银子。” “陛下放心,我马上让人去搬来。” 等东条归西出去后,一旁的右相公孙明轩不由得担忧道:“陛下,我观东条归西此人野心不小,要多加提防才是啊!” “放心,就凭他手上的那二三万兵马,还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来。” “他如此烧杀抢掠,就怕激起民变啊,臣听说民间一些地方,还专门成立了抗倭军,这不得不防啊!” “这关朕什么事,是他们去抢的,又不是朕抢的,大不了,将他们推出去当替罪羊便是。” 公孙明轩见他如此说,知道他这是在利用倭寇为其掠夺百姓的钱财,但那东条归西又哪里不是在利用他,见他听不进去,为免惹他生气,只好作罢,不再劝。 但现在李不凡兵临城下,又不得不说:“陛下,看李不凡这架势,就是直接奔着江川城而来的,峻岭城和江川城之间,就只隔了山海城一座城池,陛下要早做打算啊!” 一说到李不凡,公孙耿弘就头疼:“爱卿,可有好的办法阻挡那李不凡?” 公孙明轩沉思了好一会,才说道:“臣有三计,以供陛下选择。” 公孙耿弘一听有办法,当即提起了百倍精神,问道:“那三计?” “一为诬陷,二为嫁祸,三为抵抗。” “详细说来听听。” “这第一计,就是诬陷李不凡有称帝之心,借口驱除倭寇,实则行窃国之罪,妄图一统大商朝,不尊礼仪,不念先皇之隆恩,枉为先皇之臣子,实乃不忠不孝不义之人,天下当共而诛之!” “好!此计甚妙,那第二计呢?” “这第二计就是嫁祸,我们可以说这倭寇,就是李不凡勾结的,目的就是为了一个名正言顺出兵的理由!” “这恐怕有点难,毕竟,那李不凡所擒获的倭寇,全都被砍杀了,一个也没留,众人都是亲眼所见的,那峻岭城的南城门,现在还摆放着用倭寇的头颅筑起的筑京观,还挂着‘倭寇与狗,不得入内’的告示。” “眼见未必为实,东条归西不是还在这么,只要他宣传、承认自己与李不凡相互勾结,那谁人能说不是!” 公孙耿弘一听,妙啊,这样一来,那李不凡,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好,就这样办,朕倒要看看,那李不凡如何狡辩,那这第三计呢?” 公孙耿弘十分兴奋,前两计确实不错,都能将李不凡搞臭,但还不能将他搞死,他十分期待这第三计,能不能将他搞死。 “这第三计就是抵抗,但这抵抗光靠我们是不行的,我们要调动全民的力量,现在各地不是纷纷组建了抗倭军么,只要第一、第二计运用得好,我们就可以将这些抗倭军吸收过来,支持他们抵抗。” “妙啊,爱卿果然大才,朕觉得你这三计,可以堪称完美的连环计,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