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李儒的怀疑 (第1/1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然而,刚送走张绣没多久,张与就被董卓的人请进了相国府。 相府正厅。 董卓坐在上首,看向张与的目光不复之前的信任和赞赏。 而下首的李儒更是捋着羊须胡,仔仔细细的打量起张与来,目中的怀疑毫不掩饰。 张与见此,心中一沉,但面上却不动声色。 他先是笑呵呵的跟董卓见了礼,而后又熟练的拍起了董卓的马屁。 没成想。 今日的董卓难得不吃这一套,而是目光凌厉的看着张与,直接开口问道: “甄甲,你几日前离宫后,可曾将天子之事告诉他人?” 一听这话,张与立刻就反应过来,董卓这一副兴师问罪的架势是怎么来的。 无非就是城中流言和王允等人跪宫之事罢了! 但他还是装作不知情的样子,一脸无辜的对着董卓眨眨眼睛,迷茫的反问: “天子什么事啊?” 张与这话回的巧妙。 他既没有说自己‘不曾告诉他人’,也没有喊冤,从头到尾都是一副‘与我无瓜’的表情,反倒是打消了董卓的几分怀疑。 董卓见此,犹豫的侧头看了一眼李儒,给他使了个眼色。 李儒会意,眯着眼,仔细的观察张与的表情,似乎要从中看出些什么。 只是不论他怎么看,张与面上都是茫然无辜之色。 见此,李儒也打起了直球: “如今,长安谣言满天飞,都是说相国逼迫天子,天子有危。 这引的王允那些老不死的一起上书求见陛下,现在还在外面跪宫了!” “甄甲,你说天子远在深宫,这谣言是怎么传到外面的? 而且好巧不巧,偏偏是在你离宫两天后? 你不觉得,这太巧合了吗?” 这确实太过巧合了。 李儒的怀疑也的确有道理。 其实。 张与选择这时候散布谣言,也是深思熟虑过的。 之前他在皇宫的那一个月,天子垂危。 别说放流言了,就算是皇宫里有些关于天子病重的话,他都得想办法压下来。 毕竟。 那时候的天子,其实没有完全走出鬼门关。 若是让百姓和王允等人知道天子有危,只怕不等刘协身体好,天下就要先乱了。 而离宫后。 因着张与带出了天子诏书,所以李儒难得出城办理公务,长安只留下了董卓。 这么大好的机会,张与自然不会放过。 要知道。 若是李儒在长安坐镇,这谣言只怕刚起来就被李儒按下去了。 王允他们更是连跪宫的机会都不会有。 说不准。 董卓手下的大军还会夜入朝臣府邸,制造无数起震惊长安的灭门惨案。 所以张与思忖再三,还是选择这时候放出了谣言。 与此同时,他也做好了被怀疑的准备。 因此,张与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腹稿,一脸委屈道: “那也不关我的事儿啊!我这几天都在钟颖轩连门都没出! 再说了,我这么干,图什么啊?!” 是啊? 图什么? 这就是董卓没有一听李儒的怀疑,就给张与判死罪的原因。 就算这‘甄甲’是个叛徒! 那他做事也得有原因啊! 即便王允等人入了宫,见到了天子,甄甲能有什么好处? 而李儒听此,也拧住了眉头。 他打量着张与,一时无言。 如果这‘甄甲’有问题,那他应该想方设法拉拢王允,暗地里谋划,而不是把王允拖到明面上。 但这‘甄甲’身上也颇有疑点。 他刚来长安几个月,就取得了相国信任,还成了光禄勋。 而且一入宫,天子就乖乖下了诏书。 等他一离宫,长安就谣言四起。 这不是太巧合了吗? 尤其是,这‘甄甲’看起来没什么心眼的样子,但偏偏在长安冒头这么快,这不也很奇怪吗? 李儒一时没想通,但他总感觉自己似乎忽略了些什么。 他微微思索片刻,开口试探: “既如此,你如何看待王允等人跪宫?” 张与心知李儒试探自己,但他没有回答李儒的话,而是看向了董卓。 见董卓一脸正色,似乎依旧‘防备’着他,张与更‘委屈了’。 他撇撇嘴,不情不愿的开口怼道: “我站着看,躺着看,想怎么看怎么看!” “又不是我让他们去跪的,他们想跪就多跪会儿呗! 又不挡路,也不会让相国掉块儿肉,他们跪跪有什么关系?!” 闻言,李儒脸色一黑。 他算是发现了。 这‘甄甲’看问题的思路,极其简单,从来不把问题复杂化。 不管是董卓思考称不称帝,还是他入宫前买了一堆小儿玩具的事情。 他解决问题的思路就是,直来直去,说什么信什么,听什么做什么。 想到这里,李儒的怀疑之色微微打消了些。 而另一边,张与似乎挺委屈的。 怼完了李儒还不算,嘴里还嘟嘟囔囔道: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