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王姓村子 (第1/1页)

好书推荐: 大明危局

“唉”朱雄英叹了口气:李文忠的想法他当然知道,可怜天下父母心呐! 这些时候,朱雄英每日下午都会上五军都督府听李文忠讲兵。 不管多忙,李文忠都会放下手中的活儿,先紧着自己。 当然,作为亲儿子的李景隆自然也在旁边开小灶,以朱雄英这些时候对李景隆的观察,应该不至于是那种纸上谈兵的草包,毕竟他爹是李文忠,大明数得上的帅才! 至于后来为什么在四叔靖难的时候仗打的稀碎,那就不知道了。 投桃报李也好,敦敦教导也罢,李文忠既然挖空了心思捧儿子,他也不能视若无睹。 朱雄英咧嘴一笑:嫡长子制度就这点儿好处,大家伙儿知道跟谁站队,缺啥都不会缺人用! “这样!” “我在宫里属实有些无聊,小钦子又是个闷嘴儿葫芦,不若让九江进宫去,陪我读书!” “这几天挑个时候,我向皇爷爷奏请” 李文忠脸上肉眼可见的感激: “那咱...就多谢殿下了” “殿下是个厚道人呐!”李文忠扭头直接变脸:“小畜生,还不谢恩?” “啪” 又是一鞭子抽到了李景隆身上。 “哎呦!”刚才嘀咕了半晌的朱元璋骑着马走了过来: “咱说保儿!那是你亲儿子,你老打他干啥?” “你他娘的也算是咱亲自教出来的,咱身上的好处你就他娘的一点儿没学到?” 老爷子又扭头看向李景隆: “九江,你爹这王八羔子再揍你,跟咱说!” “咱给你出气!” 朱元璋也不等李文忠回话,冲着所有的人挥了挥马鞭,最后又指向李文忠: “咱最讲理了,咱可一直都是以德服人!” 马上的一群侯爷爵爷也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倒是都十分的配合,纷纷拱手: “陛下圣明!” “嗯!”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 “大伙儿歇歇乏儿,咱上头里村里转悠转悠!” 说完直接下了马,牵着朱雄英的手就走。 这一次明面儿上跟着的人不多,只有朱标、、蓝玉、常茂、李文忠父子和郭英兄弟还有平安。 平安小名儿也叫保儿,也是老爷子的义子,军中的骁将。 平安尤善火器,京营里的火炮和火铳大部分就是他在管着,同时还兼任宫里明面儿上的侍卫统领,深得信任! 为了区分他和李文忠,大家伙儿叫他的时候都带上了姓,平保儿。 道儿不远,郭英头前开路走的飞快,让后边跟着的人也得一溜小跑,不过大家都是军中的出身,倒也跟得上。 ...... 李景隆是出了名的话唠嘴快,一会儿的功夫就忍不住了,仗着老爷子的宠爱,说话倒从来没什么顾忌: “陛下,前边村子....” “他娘的!”朱元璋瞪了他一眼,破口大骂: “咱他娘的跟你说了多少回,出来了叫舅爷,出来了叫舅爷!” 骂了两句尤不解气,伸腿朝着李景隆的屁股就是一脚: “属驴的?撂蹄儿就忘?再记不住,咱就他娘的拿粪勺把这俩字儿写你脸上!” “是...舅爷!” 朱标和朱雄英无奈的对视一眼:这就是以德服人? ..... 到了村头,朱元璋倒是不认生,颇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仿佛比在宫里还自在,冲着一个在石碾子上坐着养神儿的老头: “老哥哥!这不过节不过年的杀羊干啥!现在大家伙儿都这么富裕了吗?” 那老头一睁眼倒是吓了一跳: “呦!原来是几位军爷,您几位瞅着眼生,可是稀客!小老儿是这草头村的里长,给几位军爷见礼啦!” 伸手不打笑脸人,这个里长一副笑容满面的样子,倒是让李文忠这等严肃的将军们脸色稍霁。 不过朱元璋除外:自从来了这个村子,他的脸色一直很霁,仿佛回了家一般,笑容从来没有脸上掉下来。 ..... 闹了半天明白了,这个村子是王姓村,这个里长倒起了个贱名儿叫二驴子。 不过因为岁数大了,村里的人都尊称一声王太爷。 王太爷倒是颇为豪爽: “等会咱村里爷们儿宰了头肥羊,等会儿把下水煮了,军爷们留下来吃一口?” 老爷子生冷不忌,笑的嘴都裂到了后脑勺: “呵呵呵,那感情可好,下水咱也馋着呐!咱那还有瓶好酒,咱叫人拿来!一会儿咱老哥俩整两盅!” 扭头对李景隆吩咐道: “九江啊,你孩子腿儿快!去,把咱那瓶好酒拿来!” “遵...好嘞舅爷”眼看老爷子眼睛一瞪,李景隆明智的把陛下换成了舅爷。 “不过老哥哥,你还没跟咱说呐,这不过年不过节咋杀起羊来啦!” 谁知道王太爷头一句话就让朱元璋笑得合不拢嘴儿: “洪武爷可是个好皇帝!” “自从洪武爷坐了江山,大家伙儿再也不用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啦!”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