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朱标的权力(二) (第1/1页)

好书推荐: 大明危局

“还有,光禄寺...”朱标说着扭头看向徐兴祖: “大寿时父皇会赐宴谨身殿,光禄寺的菜品...” 说到这舒展了下眉毛,和颜悦色的看着徐兴祖: “你办事孤是放心的,菜品上...事后提个奏疏吧” 接着又有些沉吟的说道: “只是...往年都是端上来还没等吃就凉了“ ”今年...这样,今年在一些大菜底下加个小炭炉煨着,以恤臣心” “太子圣明!” 大臣们同声喝道,这声圣明却是真心实意的。 皇上赐宴看着尸风光无限,十分享受。 不过那讲究的是个圣宠,不是真让吃饭去的。 百官人太多,饭也不好做,基本上都是很早就做下来,等着赐宴的时候端上去,这个时候早就凉了。 可大寿流程十分繁杂,大臣们忙活完就已经饿的前胸贴后背了,再灌些冷汤冷饭,滋味着实不好受。 荣宠是荣宠了,可肚子受不了。 看着大臣们略带感激的眼神,朱标满意的点了点头,接着又看向户部尚书郭允道: “父皇大寿,赏赐京营官兵和边关将士的饷银都怎么样了?” “回殿下”郭允道丝毫不磕巴,他知道朱标一定会问这个事儿,早就心中打好了腹稿: “边关诸卫宝钞十一万一千四百余锭,在数日前皇上下旨之后,就以明发九边” “而赏赐京营官兵宝钞九万七千八百五十二锭俱已妥当,等圣旨一到就可移交兵部和五军都督府” ”嗯“朱标点点头,扭头看向李文忠: “此事你们五军都督府和兵部要落实下去,要在父皇寿诞之前,尽数发于将士的手中” ”此举是皇恩浩荡,要让所有将士都要沐浴天恩,至于一些兵头...嗯?“ ”臣明白“李文忠拱拱手。 说了这么多,朱标有些渴了,端起茶盏喝了一口又说道: “虽说是大寿,可边关的防务,也不能落下,要传至九边诸王,严防敌军扣边,焉知敌人不会趁这个举国欢庆之时动兵?” 接着又摆摆手: ”这件事你们就不用管了,孤会亲自向父皇提起此事“ “还有刑部”朱标又看向刑部尚书开济: “你们要拿出来一个大赦名单,这些人你们要做好记录,留存副本,大赦之后明发各地按察司,等这些人回乡后严加看管” ”至于那些十恶不赦的死囚,在大寿当天...赏他们一顿饱饭吧,见点儿荤腥!“ ”是,太子爷宅心仁德“ “还有“朱标把手中的茶盏递给朱雄英,示意他给续上茶水,接着扭头看向郭允道: ”今年河南一县水患,山东三地旱灾,苏州嘉定的民饥,更要借着父皇寿诞之事与民同乐“ ”要免除今年当地税赋,你先写个奏疏让孤看看,朝会时孤再领衔上奏” “还有你们工部,也要拿出些东西,看看京郊附近有什么房子破了塌了的,快到冬天了“ ”父皇过寿之时更要广布恩泽,安排工匠替百姓们修缮一番,具体的你们工部看着安排” “要与民同乐,在这件事情上,不要怕花钱” “京里这个担子,你们工部要担起来,至于其他地方上的...” 朱标扭头看向吏部尚书李信: “你们吏部写个奏疏呈上来,父皇批阅之后,广发各地布政使,让他们酌情办理” 说着扭头看向宫里的侍卫统领平安说道: “秦王府、晋王府、燕王府、楚王府、齐王府还有周王府的寿礼都到哪了?” “没有信儿的要顺着官道往外迎一迎,控制好路程,务必要在大寿当天送进宫” “到京后可以适当慢些,要让全城百姓看一看,我大明的藩王诚孝、诚亲!” “都察院和詹士府,你们的贺词贺章,挑几个文笔好的,要在寿宴上诵读” ”还有太学,找几个不错的生员,在大寿时向父皇祝寿“ ”嗯,差不离了“朱标又低头想了想问道: ”还有什么事是孤没有想到的?“ ”呃...“应天府尹略一沉吟: ”殿下,京中一些士绅百姓联名奏请,要在陛下寿诞之时,于夫子庙举办灯会,您看?“ ”嗯...即是如此的话...“朱标沉吟之后说道: “大寿那天要解除宵禁,至于灯会...就让百姓自发安排,朝廷不管” “如果真有灯会的话...”朱标扭头看了眼朱雄英: ”虽说现在尚处秋季,时机尚早,但朝廷也要筹备御寒补身的姜汤散发百姓,银子从...内帑出“ “亦算父皇施恩于百姓,与民同乐吧” ”嗯“朱标端起茶盏: ”如果没有其他事的话就都退下吧,再想起来什么孤会传你们“ ”是,臣等告退...“ ...... ”啊!“等臣子们都退下去之后,朱标整个人都瘫在了椅子上: ”累死孤了...“ 说着突然又自己默默的嘟哝起来: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