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开平王 (第1/2页)

好书推荐: 大明危局

第181章 良久,朱元璋站起身,冲着朱标摆摆手: “标儿,你也对中华诸祖念叨几句” 而后搂着朱雄英的肩膀,笑了笑说道: “听听咱和你爹是咋说的...” 而这时候朱标点燃了几支香插在香炉上,而后缓缓的跪在蒲团上: “臣朱标在此谨奏中华诸祖,三皇五帝...” “诸祖于远古,饮毛茹血,留存火种,开拓文明,谋我中华之根基,扬我万民之朝气,标心向往之” “而今天命归明,自父皇励精图治十数年,中华繁衍生息,草木丰茂” “今日标以皇储之身告慰先祖,中华在我大明引领定然引领风骚,日月昌隆,风华万里,世道必进人必清...” 等朱标起身后,朱元璋有些打趣的眨眨眼: “不赖,比之前说的好多了...” 接着不等回话,冲朱标与朱雄英摆摆手: “带咱大孙去功臣庙,给常遇春那杀才添添酒水” ...... 推开功臣庙的大门,朱雄英眼前黑了一瞬,随即一股肃杀扑来。 画师功力传神,墙上的功臣画像透过纸穿出来一阵杀气,画像前边儿是功臣们的牌位,还有当年使用的佩刀。 “这就是你外公...”朱标走到左手边第一位,引着朱雄英看向墙上一副画像。 画像之人端坐在太师椅上,肤色极黑,胖脸大耳朵的一个魁梧壮汉。 和脸一边儿黑的眉毛浓密粗重,微微眯缝着丹凤眼,眼角斜插入眉,神态严肃,不好相与一般闪烁着杀气。 开平王常遇春。 从画像上就可以看出生前是何等英雄了得的汉子。 朱标引燃几支香递给朱雄英: “去上柱香” 说完又自顾的把一碗酒均匀的泼洒在地上。 朱雄英恭敬的把香插入香炉,而后缓缓的跪下磕了头: “雄英给外公磕头了” 一阵过堂风吹过,挂在墙上的开平王画像微微轻拂。 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的原因,朱雄英竟然感觉,画像上本来略显狰狞的常遇春,此刻却是出了奇的慈祥与安宁。 “唉...”朱标叹了口气: 这是一个生性豪野的汉子,小时候每次看见,他都会用浓密的胡子把自己扎哇哇叫,而后狂野的哈哈大笑,把自己高高举过头顶,坐在他粗壮的脖子上。 “我的乖乖女婿...骑大马喽!” 那时候的老爷子,也还只是个贼头儿,可那时开始,他就与这个野性的汉子最为要好。 来功臣庙祭祀是朱标的责任,更是他收买人心的手段,但朱标抗拒这个地方。 因为每次看到常遇春的画像,他就不自主的想起亡妻,那个眉宇间与常遇春颇多相似的女子。 女子大自己几个月,两小无猜,整天追着吵着要当自己的婆娘。 女子肖父,这简直是世间最荒谬又最无可奈何的事。 “父亲节哀” 看着朱标微微红了眼眶,朱雄英暗叹一声,他与老爷子何其的相似,都是把所有的温柔和耐心留给了亡人。 朱标摆摆手,越过画像往前走去,在画像前插了几支香,略带几分沉痛的说道: “这是越国公胡大海,深受你皇爷爷信任,刘基、叶琛、宋师都是此人举荐” “后来长子犯了军法,被你皇爷爷下令处斩,他听闻之后却毫无怨言,只是把次子带在身边严加管教” “只是后来次子胡关住与他一起战死在了严州,他们家...绝嗣了” 接着不无感慨的说道: “越国公有一句话,孤深以为然...” “吾武人,不知书,惟知三事而已,不杀人,不掠妇女,不焚毁庐舍” “如果我大明朝的武将勋贵都如越国公这般,那天下间的事,当真要好做许多...” ~ 出了太庙,朱雄英回了坤宁宫,而朱元璋和朱标直接去了奉天殿。 对于这爷俩,漫说是过年,就是天上下刀也不能泯灭处理公务的热情。 坤宁宫前头有一片菜地,春夏天儿的时候,马皇后会在这片菜地上架上秧子,种些时兴的瓜果。 只是此时正值凌冬,地上也没甚作物,一片光秃秃,露着黑黄色的地皮。 地皮上蹲着个小人儿,正撅着腚在冻硬实的土地上卖力刨着坑,嘴里还兴奋的不停嘟囔着些什么。 不远处还有几个太监跟着,看见朱雄英默默的行礼。 朱雄英对这些太监摆摆手,皱了皱眉唤了一声:“允熥?” “呀...大锅...”朱允熥抬起头,露出一张带着几道泥土的脸。 “你在做什么?” “挖土...放炮仗!”朱允熥说着,咧嘴一笑,露着豁口的牙齿: “把炮仗点着,扔进坑里用土盖上...” “梆!天女散花...” 朱雄英有些无语: “怎么玩儿个炮仗还玩出花儿了...” 朱允熥慢慢站起身,伸手在肩膀上的一个布兜兜里头掏了起来。 这个布兜兜还是马皇后给他缝的,过年了,装压岁钱和糖果零嘴儿用的。 朱允熥掏出一把咧着口儿的板栗攥在手心儿。 这些板栗是燕王府进贡的,几天前还是生的。 过年了,这些栗子就被徐兴祖加糖给炒熟了,给宫里的孩子们当零嘴儿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