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午门扣阙 (第1/1页)

好书推荐: 大明危局

“来呀,谁怕谁?”李景隆直接把左胳膊上绑着的吊带扯下来。 牵动胳膊上的伤口疼得他呲哈呲哈的倒抽凉气,不过嘴上还是不饶人: “谁他娘的认怂,谁就是青楼的鸨子养的!” 说着伸手就往傅让的脖子上掐过去。 “砰...砰...砰”突然一股沉闷的鼓声传来。 ...... “嗯?什么声儿?”傅让豁然扭头,狐疑的看着宫门的方向。 “难道...?” 两个人不可置信的彼此望着,眼中带着惊骇: “登...登闻鼓响了!” 朱元璋在宫城午门外设立了一口登闻鼓,并派遣了监察御史日夜监之,晓谕全国准许百姓以民告官。 从地方到京城,谁敢阻拦击鼓,全家族诛! 侍卫房在前殿,离午门不远,有人击鼓他们听的最为清晰! “这次不知道有多少人要人头落地了...”听着鼓声,傅让喃喃自语。 紧接着一把打掉李景隆还掐着自己脖子的手:“别闹了!” ...... 文华殿偏书房。 “何人午门扣阙!” 正在处理公务的朱标慢慢走到门口,微微的皱眉:是哪家的公侯不法?还是有地方的官吏欺民了? 又回头坐在椅子上低头想了会儿,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一个头绪:去看看吧! 说着推开门走出去。 而在后殿给众位皇子教课的刘三吾听见鼓声微微停顿了一下,若无其事的接着讲课: 这种破事谁往里掺和谁倒霉,老夫啥也不知道! 登闻鼓响,必有人亡! 这都是洪武朝血淋淋的教训,皇上喜好勾连,杀人也都是成串儿的杀,这种时候露头没好处! ...... 勤政殿。 朱元璋躺在躺椅上,正在听刘仲质讲易经。 前几天刘仲质已经被免了礼部尚书,改任了华盖殿大学士,算是皇帝的秘书兼顾问。 虽说已经不是二品的大员了,但是离皇帝的距离却更近了。 挥手打断刘仲质的声音,朱元璋竖起耳朵听了一阵,狐疑的道: “咱听着好像是咱的鼓响了!” 麻利的从躺椅上站起身:“看看去!” 而在门口敲鼓的人,正是之前应天府大街上的那群人。 “嘿!”其中一个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农,正吃力的挥舞着鼓槌,一下一下的往登闻鼓上撞去。 而其他人默默的跪在地上,双眼紧紧的盯着宫门,眼神中有期待、渴望、愤恨。 “唉!”负责看管登闻鼓的监察御史叹了一口气,扭头也跪在了地上,等着皇上驾临: 他嘴皮子都磨破了,人家就是不买账,说不见到皇上啥也不会说。 “怎么回事?” 第一个到的是朱标,看着跪倒一片的众人微微皱了皱眉,问道。 “参见太子殿下!” 午门的禁军侍卫看见太子到来赶忙行礼。 “嗯?”跪着一地的听见人有说太子殿下到了,终于有了些鲜活气儿,一窝蜂的围了过来。 “退下!”一旁侍卫的禁军赶忙站在朱标面前维持着纪律。 “恁就是太子?” “太子,俺冤呐!” “求太子替俺做主!” ...... 朱标被吆喝的头都大了:“好好好,大家一个一个说,不要乱...” 等朱元璋走到午门,现场的秩序已经好多了,看了看众人,眼神在众人的手上停了停:嗯,都是庄稼汉! “咱就是你们的皇上!” “有啥冤屈跟咱说,咱给你们做主!” 发现一众告御状的人一脸菜色,嘴唇都干裂了,扭头看向朴仁勇: “去,给大伙儿拿点儿吃的” 接着又和颜悦色的对着扣阙的人们: “甭怕,到了咱这就跟到了家一个样儿” “饿了吧,等会儿吃点东西,咱慢慢听你们说!” ...... 大明律明文规定,百姓有什么冤情昭雪需上报有司衙门,如有司不受理,才可以上京告御状。 毕竟皇上很忙,不能百姓丢了一头猪也扣阙让皇上帮忙找。 上京扣阙是一件很严肃的事儿,大明的老百姓不是活不下去了,哪个愿意天高路远的找皇上。 所以一经发生,必是大案、要案,甚至可以勾连到整个府道的衙门。 朱元璋很重视这件事。 看着狼吞虎咽的众人,朱元璋虎着一张脸,突然扭头问道: “咱大孙呢?” “啊?”朱标一愣: “在文华殿读书!” “去,把咱大孙叫来!”朱元璋吩咐一声,又指了指众人: “这才是咱大孙最应该读的书!” ...... “见过皇爷爷,见过父亲” 不是饭点儿,朴仁勇就拿了几个饽饽,这会儿告御状的一伙儿人吃的正香。 朱元璋坐在椅子上扯过朱雄英,语重心长的指了指衣衫褴褛的众人: “大孙,你看看,这就是真实的大明天下!”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