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回京 (第1/2页)

等朱雄英回到客栈,天已经彻底黑透了。 身后一直跟着的那个老儒生多半已经猜到朱雄英的身份了,不过朱雄英自己不提,他也乐的装糊涂。 朱雄英吩咐李景隆给他安排个住处,就扭头往朱标的房间走去。 朱标现在正在就着烛光看书。 “见过父亲” “起来吧”朱标顺手把书放下,又冲着刘大礼摆摆手: “去让厨房把雄英带回来的野鸡做了” “哦对,再炖条鱼” 又示意朱雄英坐在对面,伸了个懒腰: “等会儿陪孤喝一杯” “啊?”朱雄英有些诧异: “父亲还没用饭?呃...可真是儿行千里父担忧呀,儿子竟然让父亲等到此刻,实在是罪过...” “想什么呢!”朱标瞥了他一眼: “让孤等你用膳?你自己琢磨琢磨,你有那么大的脸吗?” “这话说的多扎心”朱雄英嘟囔着,又扭头看着出门的刘大礼:“那父亲是又饿了?” 屋子里太暗,朱标又点了一支蜡烛,这会儿正忙活着,头都没抬:“不饿就不能吃了?谁定的规矩?” “那父亲这不是糟蹋粮食嘛,大明还有很多百姓可都...” “你懂个屁...”朱标拿起签子把蜡芯挑的亮了些:“孤不吃这顿饭,天下吃不上饭的百姓就能吃上饭了?” “何如孤好好想想有什么利国利民的国政,让更多百姓们的日子过得更好些,岂不更好?” 又略带指教的说道: “你呀,记得要从大局着眼...” “国政?”朱雄英抬头看着他:“那父亲想啊!” 朱标无辜的摊摊手:“不吃饭怎么想?” 朱雄英翻翻白眼:有意思不,馋了就说馋了不行?非要盖个大帽子,扯到什么天下承平... 看来皇爷爷说的不错,父亲真的被那些遭瘟的书生教坏了...蔫儿黑坏! 朱标看朱雄英被呛的哑口无言,满意的点了点头,顿了顿又理直气壮的说道: “再者说了,孤也是成全你一片孝道!” 伸出手略带安慰的拍了拍朱雄英的肩膀: “我大儿子给我带回来的吃食儿,就是撑死爹,爹也得吃!” 朱雄英摇摇头:不得不说,自从朱标出了宫,不像之前那么端着,倒是少了很多太子的派头。 人走到哪都是咧着嘴笑,多了几分亲和。 譬如像刚才那种不要脸的话,如果在京里,打死他他也说不出来... 看来出宫这些时日,玩儿的真是不错,连脾气都变好了。 接着又重重的点了点头:看来有时候劳逸结合还是需要的呀... “嗯?”朱标看着他:“突然点头干什么?” 呃...那个,最近发现父亲年轻了不少...” “巧嘴”朱标笑了笑,接着脸色一板: “孤什么时候不年轻?” 过了不久,刘大礼用木盘端着两个盆子进来,轻轻放在桌子上。 又用筷子从每个盆子里夹了几口配菜放在小碗里尝了一口。 “尝尝”朱标从床上坐起来,拿起筷子朝着鱼鳃伸了过去,把月牙肉夹了出来放在朱雄英的碗里。 又夹了一块儿野鸡肉放在嘴里,闭上眼品了一番: “确实不错,宁吃飞禽一两,不食走兽一斤” “要说山货,还得是这刚打的鲜...” “嗯?”睁开眼看着朱雄英不满的说道:“倒酒哇,发什么癔症!” 朱雄英一言不发的抱着坛子添了酒,又翻翻白眼:吃个饭哪那么多讲究,饿死也不亏... 朱标刚端起杯子,又扭头冲着朱雄英说道: “哦对了,你拾掇拾掇,明儿个咱们回京...” 朱雄英手一顿: “咱们不是出来玩儿的吗?这么快就回去?也太仓促了吧...” 朱标无奈的挑了挑眉毛: “孤也想啊,好山好水的,孤巴不得在这建个行宫常住些日子,可咱们都出来多久了...” 说到这突然脸色一变: “你这是什么话,作为孤的儿子,你能整天都想着玩儿?” “国事如此艰难,你竟耽于享乐、玩物丧志?你将来要做个昏君不成?” 接着脸色一板: “你要是不想挨揍就甭磨蹭,老实的回京,之后跟着孤习政!把你那个浮躁的心沉下去” 朱雄英眼睛瞪的老大,看着和之前判若两人的朱标:亏心不亏心,你刚才还念叨着要建行宫呐... 坐着喘了半晌的粗气: “是...儿臣受教了” ...... 翌日一早,朱雄英坐在车上打盹,朱标倒是不困,饶有兴趣的看了他一眼: “怎么,也不去药铺道个别?” “你说说你,人家一个姑娘,抛头露面的带着你玩儿了几天,要走了也不跟人家小姑娘打个招呼?” 朱雄英腰杆挺直双腿叉开,学着朱元璋的样子,捋了捋自己不存在的胡子,斜阖了一眼朱标说道: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老夫心中只有大明百姓,只有天下苍生,任他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明月...” “作死呐?敢这么看着你爹?”朱标眼睛一瞪又说道:“给孤好好说话!” 朱雄英苦笑一声:“父亲给的时间太过仓促...” “再着说,缘起缘灭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