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状元、榜眼、探花 (第1/1页)

第391章 京城,郭桓家。 狭小漆黑的暗室内,户部尚书郭桓坐在椅子上怔怔的出神。 他坐在这的时间不短了,并且一动不动。 直到书案前燃着热气的炭盆还有书案上冒着白烟的茶盏,逐渐的温和,然后慢慢的冷却。 他想了很多,子嗣、同僚、朝局等等… 最后,他想到了自己挣的外快… 老皇帝权力欲望太重,在这上面,所有的臣工要保证绝对的迎合… 所以他虽然是在给自己留后路,可他也只是贪钱。 要是挣些钱,就算是做一个孤臣也无妨。 将来鸟尽弓藏,调离户部,就算重新做一个按察司的佥事,哪怕是不当官了,做一个富家翁也好… 并且他也知道,哪些东西该拿,哪些东西不该拿。 有些东西收了只会收掉自己的掉脑袋… 但如今来看,有些偏差… 手下的人,他已经管不住了。 一个县的赋税,说贪就贪了…整修新安江大堤的银两、砖石,说没就没了… 账册俱在,没的光明正大,不冤不枉… 想到这,他的眼神泛起恐惧的光。 他有才能,他也有志向。 他更以为自己可以像胡惟庸那样,以户部为基,做一个治世能臣,可现在想想,比起胡惟庸,他差得很远。 他没有胡惟庸那样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能力,也没有太师李善长那样的开国元老在背后强有力的支持,他更压不住这些人的贪婪之心。 说起来,他甚至连栗恕都不如。 “大人,按照皇帝的脾气,我等做下一次,就是诛九族的罪过了,人难道还能死两次不成?” 每次想起这句出自户部侍郎朱安仁口中的话,他就不禁有些苦笑。 一辈子谨小慎微,如今却… 他现在感觉自己就像是站在了露风的船舱里。 进一步是万丈深渊,退一步是湍流寒水… 因为利益形成的集团,早晚也会因为利益发生争执。 如今争执,爆发了。 而他的儿子郭正,却一脸兴冲冲的跑过来: “父亲,发榜啦!发榜啦!” 作为户部尚书的儿子,他有些稚嫩,对局势缺乏敏感。 并且这一次应天府的乡试他依然没有考中,但孝心十分可嘉。 郭桓生无可恋的抬头看了他一眼,又崩着脸教训: “如此冒失,成何体统!” “嘿嘿…”郭正吐了吐舌头,有些尴尬。 他说道: “不是,这不是给父亲说一声嘛,父亲总说户部缺人,说不得这一科还有不少人入户部哩…” 郭桓不吭声,郭正就往前走两步,端起他爹那一盏已经冷却的茶水一饮而尽,然后接着兴致勃勃的说道: “状元丁显赐翰林修撰,榜眼练子宁、探花黄子澄俱赐翰林编修…” 说到这,他停顿一下,然后又有些神秘、羡慕的接着说道: “儿子还听说…宫里已经下了旨,要他们同时侍读太孙呐…” …… 文华殿。 宫里的朱雄英却没有郭正这么大的兴致… 他和丁显等人见了礼之后有短暂的沉默… 看着眼前戳的板正的三个人,朱雄英心里有些发毛。 “这就是老爷子亲手选的状元、榜眼、探花?” “妈的这个丁显…怎么看上去就有一种死了爹的气质…他爹死了?” “头铁的夫子与头铁的侍读,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 朱雄英心里踅摸个不停,对面的丁显、练子宁、黄子澄心里也是止不住的发怵… “这个太孙…眼珠子滴溜溜的转,看着可不像个好人呐…” 他们三个是这次恩科最大的获利者,进士及第,入仕翰林,侍读太孙。 这不仅仅是无尽的荣耀与光明的前程,更意味着皇家的重视,也将意味着他们满腔的抱负亦能得以施展。 人逢喜事精神爽,他们不仅满面都是红光,就连眼睛都红了,甚至连鼻头上都长了一个火尖子,红彤彤的… 他们这次到文华殿,是要先认认门。 为了给朱雄英一个好的印象,更为了体面,他们都是一水的干新。 沐浴、焚香、就连看不见的内衬、袜子,都换了新的。 “咱把大孙就交给你们了,要多费费心,尽展所学,伙着夫子把咱大孙教好了,就是一个大功…” “要是力有不逮,翰林院的虚职可以不用那么操心…” 想起之前皇帝交代的话,他们的心里就忍不住的激荡。 看场面有些冷,朱雄英就干笑两声,上前轻轻拍了拍丁显的肩膀,念起他的文章: “呵呵…” “所谓吾辈进退不苟,死生唯命…” “烽烟南起正十年,当北扫不臣,天兵纵横九万里,镇我万方…” “内攘奸邪,显无大德,亦愿头悬国门,持九天雷亟,以警天下墨吏…” 朱雄英的喋喋不休让丁显似乎有些意外,恍惚之间,他涨红的脸更红了,他有些哆嗦的问道: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