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又要吵架 (第1/2页)

好书推荐: 大明危局

第315章 所以徐达面不改色的拱拱手: “殿下日理万机,为国操心劳神,千万要注意身体才是…” 徐达没有正面回答,这个回话在朱标的意料之中,所以他轻笑两声,摆了摆手: “不碍事的,孤身为大明皇储,义不容辞,分内之事罢了…” 把之前那篇轻轻揭了过去,朱标脸上又有了几分关切: “孤听闻魏国公坐镇北平…身有小恙?” “唉…”徐达微微叹了口气,但面色如常。 打了一辈子仗,说句不恰当的话,他杀的人比朱雄英吃过的饭都多,对于生老病死他倒是看的开,也十分坦然: “这都是臣的老毛病了,当年打仗被放了一铳,一个弹子儿卡到骨头缝里了,取不出来就长到了身上,这些年越发的不利索了…” “唉…”朱标的脸上有些惆怅,张了张嘴实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最后化作一声叹息: “唉…北平苦寒,还要你奔波劳累,孤真是不落忍…” “只是朝中现在…不说朝中,就说父皇和孤也离不开你,老四也还是太嫩了,他那也要你多带带,这个担子你卸不下来啊…” “孤也是着实的心疼你…” 朱标不是一个善于表达自己真实情感的人,但是如今这几句话却说的极为真诚和推心置腹。 这已经算是明着告诉徐达了,你的官儿虽然大,你的旧部虽然多,但我爹和我从来没有猜忌你。 你和老四的关系也不算事,孤心里有杆秤,不然孤也不会让孤的儿子娶了你的孙女。 至于你将来要是死了,这个遗产自然也只能是我和我大儿子的,这个你也要心中有数。 朱标的话有些出乎了徐达的意料,作为朝廷的二皇帝,朱标的心有多黑他心中有数,这几句话倒是让徐达有些莫名的感动。 他拱了拱手: “殿下体恤老臣…可说起来…臣也有些话要对殿下说…” 说着话,徐达沉吟着把话一番斟酌才说道: “臣在北平练了十多年的兵了,如今燕王骁勇,可谓是天生帅才,臣已经教不了他什么了…” “况且…”说到这,徐达不在意般的瞥了眼朱雄英的小桌子,他的声音也更小了些: “臣从旁辅佐,燕王必定在军中威望大增…” “藩王常年掌兵,又威望大增,长此以往,于国于朝都不是好事呀…” 徐达的话是不争的事实,不说开国前散落在大明各地的旧部,就说开国后,自洪武六年开始,他在北平连续练了十一年的兵,说句不中听的,他说句话比燕王都好使。 不过如今这些嫡系,都随着徐俏儿的亲事,嫁到了皇家,他们是朱雄英在北疆最大的财富。 “唉…怎么说到这个上头了…”朱标有些哭笑,又脸色一整岔开了话题: “雄英这几日总是念叨着俏儿那丫头,老是说什么让她进宫,要玩儿什么刀剑?…呵呵,真是荒唐…” 徐达知道,和一些聪明人说话,点到为止就够了,尤其是朱标这样精明到极致的人。 这些话就算自己不说,想必朱标自己心里也有数,自己说这么多,无非是做了臣子的本分。 他也乐得跟着朱标的意思扯开话题,说起孙女婿,他也老怀快慰的笑个不停: “皇长孙英武,文成武德,老臣以为是大明之福…” “诶~…”朱标摆摆手: “他知道些什么…” “关键俏儿那丫头,不只雄英如此,就连母后也是十分喜欢,说封太孙的大典一定要让她在身边伺候着…” “母后的脾气你也知道,这么多年孤可是好久没见过她老人家兴致这么高过了…” …… 朱标嘴里兴致颇高的马皇后,如今都快要打起来了! 还是因为朱元璋,刚才朱雄英拜别了奉天殿,回文华殿读书了。 而朱元璋只要一想起来这个牛城,就气得牙根儿痒痒,最后连批奏疏的心思都没有了。 有心把火撒在殿外干活的大学士身上,可他是个公私极为分明的人,绝对不会把火气带到政务上。 可最后越想越气,又实在拿这个牛城没法子,干脆御笔一扔,扭回坤宁宫找马皇后吵架去了。 说起来也巧,上一次朱元璋无事生非发牢骚是因为崇宁公主和牛城,这一次还是因为崇宁公主和牛城。 …… 大孙的册封大典就要来了,马皇后也是一脸的喜笑颜开,这些天就连她一向注重的皇子们的课业也开始格外网开一面。 她正在翻着内外命妇的名单,嘴里也罕见的哼着小曲儿,又不时对着名单品头论足: “标儿怎么办的差,这个人太老了,不中不中,不能让她出现在大孙的典礼上…” “嗯…这个人没有子嗣,也不能有她,不吉利,也不中!” “这个人还成,不过俺记得她的脸有些长,似乎叫什么驴脸陈来着?不中看不中看…” 马皇后对着名单正看的热闹,突然看到朱元璋虎着脸走进来,她倒是有些诧异,伸手放下命妇名单的册子,给朱元璋倒了杯水,好奇的看着朱元璋: “今儿个这是咋了?不歇晌儿的咋回来了?不忙?” 朱元璋接过茶碗,咕咚咕咚喝了个干净,最后像个老小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