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金点子 (第1/1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南宫,嘉德殿。 登阶时的一个喷嚏,引得群臣跪俯不敢抬头。 董卓揉揉鼻子,继续登上长阶,斜眼以视刘协。 “乱军为祸,起三十万大军逼近汜水关,天下将乱。老臣怎么没从天子脸上看到悲切?” 刘协忙低下头,嗫嚅道:“朕....朕有太师,无惧反贼。” “哈哈哈哈!天子说得好啊!咱家手握二十万甲兵,又掌天下精骑之最。谁跟咱家一条心,自可稳如泰山!” 静过片刻,朝臣们纷纷应和。 此时无论他们心中作何感想,是绝不敢捋董卓虎须的。 那魔王耍起横来,真杀人。 然而委曲求全换来的不是苟安,而是魔王变本加厉的蛮横。 “太傅袁隗何在?” 袁隗出列作揖:“太师有何吩咐。” 董卓轻飘飘地摆着手:“拉出去砍了,头颅做成夜壶送去乱军阵前,咱家要让袁绍那厮好好看看,跟咱家作对是何下场。对了,不要放过袁氏族人。” 袁隗当即瘫倒在地,哆哆嗦嗦说不出话来。 “岳父不可!” 董卓睨了李儒一眼,拔出腰间佩剑,往地板上一扎。 “这不是那素爱偏帮外人的郎中令吗?说吧,有何高见?” “岳父....” “朝堂之上,哪个是你岳父?再说了,咱家可没似你这般孝顺的好女婿。” 李儒望了望天子长阶,有心耳语董卓,却不好僭越。 只得硬着头皮道:“袁公名望颇大,贸然杀之恐伤天下士人之心。” 董卓气极而笑:“好!说得可真好啊!天下士人,啧啧啧,天下士人起兵造反时怎不问问咱家伤不伤心?你对天下士人如此上心,不如下去陪他?” 李儒后背一凉,竟从董卓眼底捕捉到一丝杀意。 大惊之下躬身而退,再不敢多言一句。 没了李儒劝阻,甲士立马出列拉走袁隗,片刻后捧回一颗带血的头颅。 正待董卓继续恫吓群臣一番,忽闻殿外声起。 报!!~ 斥候急登殿外长阶,行至殿中,单膝跪地双手呈上战报:“禀太师,汜水关守将胡珍传报。” 董卓正愁何以震慑宵小,未曾细想斥候言语中的猫腻。 大手一挥道:“念!” “太师!念不得!” 李儒顾不得董卓杀意,夺过斥候手中竹筒抱在怀里。深吸口气努力平复住情绪。朗声道:“战事机要未可示众,还请太师三思。” 对于这个一而再再而三和自己作对的女婿,董卓彻底失去了耐心。 拖着长剑缓步下阶,最终将剑搭在李儒肩头。 冷冷道:“咱家说,念!” 李儒死死抱着竹筒,任由锋利的剑刃擦破颈上皮肤,温热的鲜血顺着领口流进胸膛处,温温热热的有点痒。 对上董卓吃人的眼神。 那么一刻,李儒突然释怀了。 曾经那个恣意豪迈的董卓不是老了,而是死了,就死在洛阳的笙歌达旦中。 相比西凉不毛之地经年不休的风,洛阳真的是太繁华了。 磋磨了壮志,蒙蔽了初心。 这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吗? 一手操持了杀帝诛后的李儒,竟然觉得儒学还有点道理。 何其荒唐? 非他不愿流血,而是没必要了... 打开竹筒,李儒展开战报一观,暗道果然。 随后念道:“三日,主将华雄不听谏言,引骑五百出关搦战,为陈丛匹马破之。一战,华雄成擒,折一百七十四骑。现贼势已成,急攻汜水关。敢请太师速援军。末将胡珍谨拜。” 李儒的声音不大,恰好传入了每一个人的耳朵。 哐当!~ 宝剑坠地,董卓夺过战报一观,气得浑身发抖。 “擂鼓!聚将!” ...... ...... “进!” 喝!~ “举盾!” 喝!~ “架梯!” 喝!~ 汜水关前,盟军发动了新一轮冲锋,军号嘹亮,士气如虹。 然而城上飞矢如蝗,一轮接着一轮。 等先头部队冲至城下刚架好云梯,迎面而来的是落石、滚木,以及烧开的桐油、金汁,再由城头火箭引燃,城下俨然一副修罗地狱之景。 明明守关大将华雄受擒。 明明盟军士气高涨,人数占据绝对优势。 可三十万对五万,强攻七日不歇,依旧难克雄关。 那边,乐进脱下里衬只披外甲,露出一身精硕的腱子肉。 背挎强弓,腰挂手弩。 左手持刀右手持盾,拿在手里猛撞两下提气。 随即上前报备:“主公,末将去了。” 曹操远望雄关面露忧愁,口中叮嘱道:“文谦千万当心。” “主公放心。” 陈丛杵在战车上,有那么一刻,无比庆幸自己领的是骑兵,用不着攻坚。 攻城真不是人干的活。 现在再让他排个军功难度,先登肯定放第一。 危险就不说了,关键是太恐怖了。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