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软柿子 (第1/1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急促的击锣之声击碎了清早的宁静。 仅隔一夜,晋阳的城门口搭起高台,小吏胡四卖力地敲打着。 敲打间歇,时不时扯着嗓子吼上一声:“州牧府布告!” 很快。 高台下就攒聚了大量的围观人群,粗略数去不下千人。 对于新来的并州牧陈无敌,人们还是抱着相当大的善意。 甭管这人是不是和之前当官的一个德行,只要他凶名在外,只要他能带给并州安定,大不了就是强征些青壮、多收些粮食罢了。 饿两顿就饿两顿,少吃些总归强过流离失所。 胡四也不着急,一边敲打一边高喝:“州牧府布告” 终于。 有人耐不住性子,叫喊道:“四儿,给念念,上面写得啥?” 对于这个常打交道的城门吏,人们并不如何敬畏,有人起头立马七嘴八舌地帮腔道: “小四,你就念吧,在这吊甚胃口,一点不爽利。” “先说好,俺家可就小半缸米了,若要使税,得许俺以兽皮相抵。” “行了吧周猎户,你家好歹还能使兽皮,俺家就只能靠俺编些草席换钱使了。” 胡四如同一只高傲的公鸡,不屑地扫视一圈。 昂着头道:“去去去,州牧大人仁义,压根没提加收赋税之事。” 说着,胡四笑指布告,道:“看清楚咯,州牧仁德,择贤以仁,若有大仁之名传颂州里,必许高位以待之。” 下面立马炸了锅,不管世家咬不咬钩,百姓可不管那么多。 甭管希望是否渺茫,丁点希望就足以使他们疯狂了。 在此之前,似他们这般庶民若想为官就只有一条途径——从军。 脑袋别裤腰上征战沙场十数载,运气好能活下来,杀得敌人足够多,还得碰到个赏罚分明的将军,才有那么丁点希望完成阶级跃迁。 “诸位,诸位,俺周甲愿资困户半斗粮,你们可得帮着宣扬宣扬!到时候俺当了官,必定不负乡亲父老!” “俺愿分一间茅舍资住流民!” “谁家孤寡,俺能帮着挑水!” “嘿!~那俺就帮着劈柴!” 百姓的家底终究有限,最多是凑个热闹罢了。 然而。 就连陈丛都未料到,他放下去的长饵还不等钓到世家,却先钓到了另外两条大鱼... 人群中。 一高一矮两个中年男子交换一番眼神,随即看向高台上的胡四。 “这位差爷,某想问问,州牧择仁拜官,可问家世出身否?” 胡四立马大喝:“州牧择仁,不问出身,不看学问,只要有大仁之名传颂州里,必加之!” ...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祁县、阳曲、孟县、界休、阴馆、马邑等诸多大县。 一传十,十传百。 在有心之人推动下,消息如长了翅膀般,飞进千家万户。 陈丛可没心思理会外面如火如荼的生民互助运动。 苦想三日,他终于挑好了那颗软柿子。 “什么?!” 州牧府正堂中。 唯一留守晋阳的程粮官惊掉了手中刀笔,见了鬼似的看向陈丛:“奇袭美稷县?州牧不知那是南匈奴王庭所在?” 陈丛点点头:“於夫罗狂妄,既然他敢将王庭设在汉地,总该让他付出些代价。” 他想清楚了。 抛除还有用处的白波贼,周边最软的柿子就是南匈奴了。 首先是近。 不携辎重的话,飞骑横穿太原入西河,一路向北,最多三日便可兵临美稷。且人数够少,也能避开匈奴人的探马。 其次是富。 包括南匈奴内部逐渐趋于汉化的一部分人所产出的大量粮草,还有这些年匈奴人纵马劫掠所得粮草,起码得有半数屯于美稷。再有畜牧牲畜,多掳些正好恢复飞熊餐餐食肉的标准伙食。 最后就是亮肌肉了。 干匈奴肯定比剿灭白波乞丐来的更加直观,如果运气好捉到於夫罗,随便牵到街上遛一遛,不怕世家不买账。 程昱掏掏耳朵,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於夫罗狂妄? “州牧可知,晋阳只余八百飞骑?” 陈丛无所谓地摆摆手:“仲德宽心,丛留七百骑兵戍卫晋阳,不至于让人偷了老家。” 程昱简直无语,他担心的是晋阳失守吗? 此地城高,且民风彪悍,便是陈丛未来前亦不曾失守。 “百骑太少,州牧留下三百旧骑便可,携五百飞熊北上,或有可为。”程昱劝道。 “不用了,我说百骑便百骑,人带多了没用,还浪费粮食。” 程昱思虑良久,沉声道:“若州牧执意如此,可掘湳水以灌之。” 陈丛随口拒绝道:“交战之事便不劳仲德费心了,我就是过来知会你一声,晋阳诸事辛苦仲德单独操持几日。” 开河是不可能开河的。 水火无情,美稷县又不是只有匈奴,还有相当一部分汉民。真要一泼大水下去跟屠城也没差了,而且还要应对洪水之后的麻烦事。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