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八十七章危险和机遇并存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爷爷,这是什么,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这就是战争吗?”

宋薇儿捂着嘴看着那满目疮痍的定襄城墙。

定襄城之战后,有人提议修复定襄城墙,被李宽给驳回了。

一开始虽然明面上没有人反对,可是私底下还是有的,后来李靖听见这件事后,表示,李宽做得对。

然后解释了这么做的原因,大唐已经打完整个草原,短时间内不会开起新的战场,而战争的方式已经改变,接下来的世界,城墙的保护将会越来越小。

这样一来,与其追求城墙,不如去追求一下武器的开发。

事实上,现在大唐的将军们,已经开始在回忆自己遇到过的情况,并且把大唐现在的火药武器代入进去,做出一系列的应对和应用措施。

这也是李靖做下的决定,先回忆以前的,然后再去想火药武器在任何战场上的应用,大家都知道战场瞬息万变。

草原上,李靖已经在这里实验各种武器,寻找各种地形。

长安城内,李孝恭拿着李靖送来的实验数据,还有总结,开始和公输离共同研究火药武器。

而火药武器应对战场的最初几家,分别是西域三十六国、吐谷浑、高句丽三家。

“哈哈,这位小娘子是第一次来这里吧,这就是我大唐的威武呀,宋先生好,在下关中商人慕容易。”

一位大腹便便的商人走了过来,对宋濂等人搭讪。

“哦,你经常来这里,知道为什么不修复吗,我记得以前打完仗后,都要率先修整城墙的。”

宋濂疑惑的问道,宋薇儿也一脸好奇。

“因为不需要,不修复,代表着以后没人能打到这里,宋先生,宋小姐,还有各位大师,慕容先生,还请里面走。”

就在所有人都等慕容易回答的时候,李靖等人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李大将军,好久不见,您真是越发英武了。”

“好久不见,药师。”

宋濂回头一看,只发现李靖和几位大唐的将军走了过来,其中并没有李宽的身影,顿时有点不满。

看着面色不渝的宋濂,李靖苦笑两声赶紧解释道:

“还请宋先生和各位不要见怪,定襄城内如今实在是太忙了,各个文官大人都已经忙的抽不开身,就连老高和老柴还有老张都被抽调走了,只留下我们几个在这里,就这,迎接还得我们来。”

听了李靖这话,宋濂脸色才好看一些,自己虽然治政能力不强,可是自己怎么说也是名满天下的名士呀。

慕容易就很简单了,虽然自己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商人,可和李宽比起来,还是弱爆了,李靖就算不解释也没有什么。

李靖并没有胡说,如今的定襄城,确实是忙乱了,军团垦荒,商人往来,工厂建设,人员维护,学校建立,马场牛场建设,还有税收查证。

哪一项都得有人存在,都得有人盯着,而且,还必须是举足轻重的人。

为此,很多时候,李宽都采取一刀切政策,只要利大于弊,就可以执行。

“各位,咱们进去吧,老是在这里挡道也不好。”

接下来的时间,宋濂等人一下子就长了见识,和长安城的政治中心,洛阳的经济中心,江南新城的水乡不同,定襄城给人一种特色的草原风光。

“啧啧,不愧是楚王殿下,上次来这里,还没有这种风景,区区几个月,楚王殿下,竟然已经把这里建设的如此繁华。”

慕容易看着人来人往的定襄城,眼神中流露出一股惊诧之色。

他可不是没有来过定襄城的人,以前定襄城最繁华的时候,也没有现在这种景色。

整洁的街道,左右行走有序的行人,知道让路的马车,还有那专门让车通行的专用街道。

全都在房屋里的店铺,最重要的是,他们没有遇到一个大声喧哗得人,也没有遇见一个衣衫不整得人。

所有人,不管是什么身份,全都衣着整洁,这里给人一种轻松自由礼仪之风。

“呵呵,慕容先生,这里之前不是这样的吗,不管怎么说,突厥也统治这里数十年了吧,义成公主也在这里,本来这里就应该有汉人之风吧。”

宋薇儿虽然听别人夸李宽很高兴,可还是稍稍质疑了一下。

“宋小姐错了,最初互市建立时,我就来过这里,那个时候,汉人在这里地位并不高,如果不是唐大人亲自在这里坐镇,汉人根本就生存不下去,战后的定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