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过来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任何一个集体,在外力之下都有可能分裂,李世民一开始最怕得就是手下人在蝗灾得压力下出现分裂。

李世民是一个聪明人,他知道人心这东西能不试探就不要试探,古来有多少名臣将相是被试探得叛乱。

李世民就是这样得例子,如果李渊当年没有一个劲得挑逗他,绝不会出现现在这样得事情。

再加上李世民是一个重感情得存在,他不愿意看见跟随自己打江山得人,现在腐蚀在繁华之下,丢失当年得豪情壮志,最后变成当年自己看不起的人,然后被自己杀掉。

历史上为什么李世民在李承乾叛乱后没几年就死了,一个是李承乾让他失望了,还有一个是远征高句丽失败,最后最重要的还是亲手葬送自己的爱将侯君集。

这些都是让李世民心死的原因之一,本来一件一件来,李世民还能够承受的住,但是他呢合在了一起,一下子就击溃李世民的内心,让本来就千疮百孔的心一下子就碎掉。

李世民看着现在还安稳的手下,心里很欣慰,突然遇到这么大的事,现在还都强装着镇定,这让李世民很是欣慰,尤其是这群人里还有前隋遗老,他们并没有幸灾乐祸,这证明他李世民没有看错人。

他手底下的人虽然心里有这样那样的想法,但是在大危机之前,他们还是知道该以什么为重,这样的人,才配做他李世民的臣子。

这个时候底下的人也都感受到来自李世民哪里发自内心的开心。

感觉到李世民的开心之后,他们很是不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现在危机当前,虽然离爆发还有一段时间,但是就算是这样也没有什么开心的吧。

所有人都疑惑的左右看了看,现在能坐到这个位置的,都是心思通透之辈,想了想旁边人的身份,再想想他们现在的想法,然后就漏出恍然大悟的神色。

怪不得李世民会感到开心,这证明了他李世民的火眼金睛,没有看错人。

如果李宽在这里的话,肯定会吐槽,贞观年间,大唐初年,可以说朝堂上势力分布,就算是历史上也一样,理论上来说,这样的朝堂是不会持久的,但是大唐就是铸造出了大唐盛世。

其中虽然有李世民的英明原因,更重要的还是大唐的官员们知趣,知道该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不像其他朝代一样,不管不顾,一心只为自己着想,从来不考虑其他的,也不会考虑后果。

就像后世清朝的和珅一样,世人都知道和珅是一个大贪官,那么为什么清朝那么多的贪官都下台了,他和珅还能活的那么好,不就是因为他聪明,知道什么钱能贪,什么钱不能贪吗。

不像一些人,不管不顾,只为眼前利益,不顾长远的利益,最后闹得家破人亡。

大唐现在也一样,大家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什么不该做,所以大家知道现在应该合力度过眼前的难关,而不是政斗。

“陛下,我认为我们现在应该做的是封锁消息,并且发暗报,告诉底下的地方官,让他们维持好治下的秩序,应该有一些老农也看的出来,”本来已经退休在家的温大雅,这次出山帮李世民维持秩序,现在第一个站了出来,历经数朝的他对于这样的事情看的很多,也经历过数次,所以给出建议。

“陛下,这样还不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我们应该调整政策,我们的粮食还够吃,各地府库也都是满的,我们应该做好计划和准备,到时候按人口做工发粮食,应该能够撑到明年秋收,”这次站出来的人来头更大,是刘政会,后来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也是李渊起家的支持者之一,本来已经在家颐养天年了,这次也站了出来。

“陛下,微臣认为我们不能够光是这样,我们应该立刻着手调查整个大唐的情况,看看那个地方情况轻微,然后派遣大量的垦农军团,然后直接就地开发,不能坐吃山空,我们还要创造,就不相信整个大唐都是蝗虫,”房玄龄站出来凶狠的道,世人皆言房玄龄怕老婆,并且优柔寡断,但是那也是看跟谁比,一个坐镇整个贞观朝的丞相,能怎么优柔寡断,要不然他也镇不住这个大唐朝廷呀。

“陛下,还有一部分边军没有收回,我们可以暂时不收回,同时派兵收取岁币,我们大唐继承大隋的道统,我们是华夏民族,曾经有多少小国臣服于我们,既然我们大唐是正统,那么他们也就应该把欠的岁币给补上,”房玄龄话音刚落,杜如晦紧接着就跟了上来,同样又是一条“狠计”。

同样其他人也都一脸震惊的看着杜如晦,不愧是做到参谋总长的人,大唐军方的二把手,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