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鼓励经商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吴仁新就是这个想法,他直接在开篇洋洋洒洒地写了几百个字,全是赞扬杨洵的,把马屁都拍上天了。 看着自己字迹工整的文章,吴仁新很是满意,他相信杨洵看了他的文章后,肯定会很高兴的,就算他最后不能中状元,进前三应该没问题。 十二个时辰说长不长,说短不短,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很快便到了第二天。 最后一炷香烧完,文天祥看了看天色,朗声道:“考试结束,请停止答题,监考官收卷!” 很快便有数名官员将试卷一一收了上来,然后打乱,遮盖住考生信息,整理成册,呈到了杨洵面前。 杨洵当即拿起朱砂笔,开始仔细地批阅起来。 可当他看到第一张试卷时,顿时就皱起了眉头。 只见整张试卷,大半都是在拍杨洵的马屁,都快把杨洵吹成圣人了。 至于后面有关如何如何增加百姓收入的问题,此人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让百姓将家中的地,以及牛马骡子租出去,以增加收入。 尽管此人后面的回答牛唇不对马嘴,但好歹拍了这么久的马屁,要换做别的皇帝一高兴说不定真给他过了,但偏偏他遇到的是杨洵。 国朝初立,杨洵需要的是实干型的人才,而不是这种只会阿谀奉承的滑头。 从他的言辞看来,此人似乎有些许才华,但这种溜须拍马性格杨洵很不喜欢。 想到这,杨洵当即用朱砂笔在试卷上画了一个大大的红叉。 凡是被杨洵打了红叉的,也就代表无法通过殿试。 杨洵接着又翻开第二张试卷。 这次就比刚才好多了,试卷上没有与题目无关的内容,通篇都在叙述该如何提高百姓的收入。 虽然文章里提出的几个办法都不是很有用,但至少证明这名考生认真思考了,杨洵还是给了中肯的评价。 杨洵在批阅着试卷,众考生就在不远处等候着。 见杨洵的脸一阵红一阵白,阴晴不定,所有考生的心也悬到了嗓子眼。 吴仁新朝田酉的方向看了一眼,眼中满是挑衅之色。 就算田酉拿了会试第一怎么样? 殿试和会试可不一样,殿试就是迈入朝堂的大门! 朝堂不是打打杀杀,朝堂是人情世故。 做官不但要肚子里有墨水,更重要的是要能把陛下哄开心了。 这方面可是他的拿手绝活,他就不相信田酉这个乡下来的乡巴佬能比得上他! 一想到自己最终的成绩能进入前三,远远超过田酉,吴仁新心中便一阵舒爽。 “哼,小黑蛋子,等着吧,这次本公子赢定了!” 田酉自然不知道吴仁新在想什么,也不知道吴仁新为何会对他有这么大的敌意,他的眼中同样充满了自信。 他写的内容如果换做别的君王来,肯定会当场给他一个低分,甚至把他拉出去砍了都不为过。 但他相信杨洵是个贤明的君王,一定会仔细思考他提出的办法的。 两个时辰过去,杨洵已经批阅了差不多一半的试卷。 “陛下,喝口茶休息一会吧!”张二狗奉上了一杯茶。 杨洵接过茶杯,轻轻地喝了一口,目光却始终停留在眼前的试卷上,眼中闪动着精芒。 杨洵不知道这张试卷的考生是谁,但他所提出的办法,却是杨洵一直想要实施的。 这名考生的方法很简单,就是鼓励经商。 鼓励经商不但可以增长大汉的经济,只要商业发达起来,各种作坊店铺就会层出不穷,就需要大量的人手,百姓除了耕种之外,还可以到这些作坊中去干活,赚取报酬,这样一来就增加了百姓的收入。 而且这名考生还在文章中指出,朝廷必须规定百姓做工的最低工钱为多少。 凡招工的商人,必须按照工钱的最低标准发放,违反者,一律严惩。 由于是临时想出来的,这名考生的办法在很多方面都还有遗漏,但不得不说,这个办法是可行的。 杨洵也早就有这个想法了,而且在杨洵的脑海中已经有了一个完善的制度。 朝廷鼓励经商,首先第一步就是要成立各地的监商司,专门用于管理商人,无论是私人作坊,摊贩,还是大型商会,都必须到监商司登记造册,领取经营证,否则便是无证经营。 无证经营者一旦被查实,名下财产皆充入国库! 另外,朝廷还要创办公立钱庄,商人可以到公立钱庄贷款做生意,钱庄收取利息费用。 其次,正如这名考生所提出的,监商司必须规定商人麾下打的百姓每个工时的报酬是多少,低于最低标准的,百姓可以到监商司举报。 凡查证属实,一律严惩不贷。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加收商税,关税。 之前的大乾是不收商税的,商人和百姓一样,交的都是人头税,这就导致了商人的社会地位虽然不高,但却越来越有钱! 杨洵将会改变这一模式,不但要收商税,而且还要重重地收,不能光让那些商人赚的盆满钵满,朝廷既然扶持鼓励他们,自然也要从他们身上获取好处。 而监商司也会履行他们监管的责任,防止这些商人逃税。 日后在大汉的税收中,商税将会占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