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刺刀与工兵铲 (第1/3页)

王泽的家。

刘钧、王泽、李玉梅、秀英。

“刘同志,秀英姐,又好长一段时间没见了。”玉梅挺着大肚子,对于刘钧和秀英的到来感到很高兴。

“玉梅,已经有6、7个月吧?”秀英看着玉梅笑着说。

“预产期还有三个月,但这小家伙整天踢我,看来跟他爸爸一样!”玉梅满脸的幸福。

刘钧看着李玉梅,觉得她的脸色有些苍白,似乎是营养不良的样子。

“王团长,我给玉梅带的奶粉和罐头不会是你偷吃了吧?好像玉梅身体不太好?”

王泽有点尴尬,想说什么又把话吞了回去。

“不要怪王泽,是我把这些营养品拿去给伤员吃了。”

其实刘钧早就猜到了,他每次拿给玉梅的奶粉都足够玉梅和小妞喝三个月的。

刘钧有点不高兴,但这个时期的王泽和李玉格,都把革命事业看作是自己的生命,做出这样的举动是正常的。

“王团长,玉梅,这几次我都给后勤部张部长送来一大批物资,有大量的白面和罐头。所以,这次我给你们带的奶粉罐头就不要送出去了,玉梅现在是最需要营养的时候,小妞现在正常身体,也不能饿着。”

“付院长那边由我去说,他敢反对的话,我就不送东西给他了!”刘钧狠狠地说,惹得大家都笑了。

王泽对着大家说:“刘同志这次又给我们一个大礼,我借给他们几挺机枪和迫击炮,结果他还武器时,还将答应的枚67式手榴弹和1000枚m24手榴弹送给我,那可是好东西;这还不算,他将这次战斗缴获的4挺九二重武器,100多支步枪 57套小鬼子的骑兵装备都送给我了,我不知道如何感谢他!”

“刘同志这次带着许年发他们出去,打了三场大胜仗,缴获了能够装备一个师的武器“

刘钧有点不好意思,其实,许营长非常喜欢重机枪和迫击炮,但重机枪除了属于重装武器外,还是一个吞子弹的“大兽”,军垦一营没必要拥有这些重机枪;所以,他除了留下500支三八步枪、一门迫击炮和两门掷弹筒外,其余的全部给了王泽的警卫团。

“刚刚去种植基地时,许年发还来我这求情,现在的他不单升了官,军垦一营经过这几场实战,战士们成长很快,现在人手一枪,乐得找不到北。”大家都笑了。

“王团长,什么时候也拉你的那个装备苏式武器的部队出去练练,不多,一个连就可?”刘钧看着王泽。

“好呀,现在许年发是大家羡慕的对象,当时去种植基地时,大家都小看他,没想到那么快就翻盘了,原来的一个连,变成了一个营,还打了两场胜仗,现在是一水的三八步枪,比主力部队还强!”

“秀英姐,我们这次还救了将近100名的群众,都是年青人,有30多名男的,剩下60多女青年。你将他们安排到香烟厂和食品厂吧。”

“好的,现在任务紧,人手有点不足,正好补充。”秀英很高兴。

刘钧看着王泽和李玉梅。“小妞现在差不多10岁了上,读小学吧?”

“是的,她正在红军小学读4年级,她讲了好多次,要见刘叔叔呢!”李玉梅笑着说。小妞现在慢慢长大,很懂事,她心里想:如果不是遇到刘钧,她们娘俩的命运不知道会如何?刘钧对他们一家的恩情怎么说都不为过!

王泽:“刘同志,你的兵工厂生产的这两种手榴弹,战士们使用了,反应很好!听说晋绥军和国军都想购买,没想到你打仗那么厉害,做生意也是一套一套的。师长和政委多次夸你呢!”

“王团长,部队除了手榴弹外,还需要什么?枪械大炮暂时还不能造。”

王泽想了很久,因为他很久没上战场了,现在的八路军,野战干粮解决了,手榴弹也保证供应了,香烟也有了。

那天,刘钧去兵工厂,看到已经收集了许多的废铜铁,制作手榴弹的原料已经不缺;看到有二十多条钢轨,他就想这是做刺刀的好原料。

刺刀并非简单的军工制造品,需要较好的钢材与锻造工艺。抗战时期的中国,工业制造能力很落后,不要说其他,就连一把合格的刺刀都难生产。

抗战初期,八路军刺刀的供给异常紧缺,12x师出征誓师时全师9000多人,3000多支枪,配备刺刀的仅96支。

“王团长,你的部队有多少把刺刀?”

王泽一怔,他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除了刘钧送给他的那个营的苏制武器带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