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实力 (第1/1页)

这天早上,天刚刚亮。 江西的植被茂密,这个时期几乎没有工业污染,空气异常清新。 这时,守在门口的通讯员看到红军领导,就立即走上前,“报告,刚刚收到的急电!” 他急忙接过来,看了一眼,高兴起来! “赶紧叫陈主任、李总他们过来!” 很快,他们都过来了 领导制住心中的激动。 “刚刚收到中革JW的密电,兴国县游击队不负众望,昨天晚上将这批红军伤员营救出来了!” “真的,核实了吗?” “核实了,消灭300多敌人,620个红军战士全部救了出来,游击队伤亡很少!” 大家心情大好,给中革JW发出请求的电报后,他们心里对东山游击队完成任务没有信心,甚至认为这项任务虽然游击队可能完成,损失一定巨大。 但没想到是这个出乎大家意料的好结果。 “李贺同志,你带领几个人去兴国一趟,一定要和东山游击队取得联系,另外,让情报科长给你一套密码,如果他们有电台的话可以直接建立联系!” …… 正当李贺准备出发时,根据地来了6个神秘的人,指名要找李贺。 李贺满脸疑问来到他们面前。 “我是李贺,你们是……” 这6个人看到站在他们面前的就是刘钧说的李贺时,非常高兴,一起给李贺敬军礼。 “我们是兴国东山游击队魏源政委和刘钧同志派来的。” “刘钧?” 东山游击队转入正常后,迫切要与上级党组织取得联系,因为刘钧知道南方红军的地点,和魏政委商量后,决定派出联络员与他们联系,方便接受上级党组织的指示。 刘钧从警卫排派出6名队员,跋山涉水,步行了半个月,才到达目的地。 得知东山游击队派人过来,南方红军司指挥部的人都出来了,非常高兴。 这6个队员把身上的背包解下来,大家带着疑问看着他们6人。 “报告,奉游击队魏源政委和刘钧同志的命令,送一批食盐给你们,我们每人背30斤,一共是180斤食盐,请查收!” “食盐?”指挥部领导一听这6个布包都是食盐,而且整整180斤盐,两眼都发光了。 南门嶂以及后来的几场战斗,部队缴获的物资里面也有一些盐,但量不多。 到了根据地之后,为了保存仅有的实力,他们还未曾主动进攻敌人,所以物资逐渐减少,其他的物资好办,由于国民党严禁食盐流入根据地,在进山路上设关卡就是不让一粒盐进山,所以根据地的食盐基本见底。 正在为此事发愁的指挥部领导,没有想到东山游击队帮他们解决了这个大难题。 他们纷纷与这6 与游击队员握手,表示感谢。 在会议室里,指挥部领导与游击队领队运输排陈德胜排长。 “报告首长,魏政委和刘同志让我转交两样贵重的东西给你们” 陈水生从怀里取出一个用布包细心包好着物件,放在桌子上,然后打开布包。 30根黄灿灿的金条! “这是30根金条,请首长们查收,魏政委要求首长到时写收条!” “哈哈,陈排长,你放心,到时我们一定会给你收条!” “另外这也游击队魏政委和刘同志送给你们的!” 陈德胜掀起衣服,撕开里层的衣服,拿出一个封好的信封,递给游击队领导。 游击队的领导一看,眼睛都睁得大大的。 现金支票! 他立即叫警卫员进来。 “陈排长,你先到门外等候一会!” 这是他们今天收到的第三个好消息,现在的根据地,枪炮弹药暂时不缺,唯有资金和食盐让他们头痛。 大家传看这支票。 “10万元!” 大家也跟睁大眼睛,似乎都不相信眼前看到的是真的。 刘钧通过制盐贩盐,很快就积攒了50万大洋,这一次让陈德胜送了10万给南方红军指挥部,解决他们资金紧缺的问题。 现在东山游击队主动给他们送上这些紧缺的资金和食盐,怎么不喜出望外! 于是,在这个小型会议室,一场深入的交谈开始了。 “陈排长,你们游击队现有多少人,多少条枪?” “游击队的编制如何?” “战士们的士气如何?” “你们一共收留了多少红军伤员?他们的身体状况如何?” “魏政委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刘钧同志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他的能力如何?” “魏政委与刘钧的关系如何?” “游击队制盐贩盐是怎么回事?” …… 陈水生开始还有点紧张,但很快适应了,说话也畅顺了许多。 红军指挥部的人把该问的都问了,得到的结果让他们惊叹。 “刘钧同志说,他通过制盐和贩盐赚到的钱,他一分也不要,全部要给红军,以后有机会,他会把大部分的钱送到中央红军那里。”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