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 (第1/4页)

看来郭嘉的预料一点都没有错。袁绍果然会在自己被滞留兖州的时候弄出些事情来,幸好被郭嘉看穿了其中的诡计,自己快马加鞭秘密回到青州,否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管宁和王豹本就好奇得要命,此刻一接过信来连忙凝神看去。

蓦地,王豹脸色大变,喝道:“好个陶谦,竟然对我青州做出这等事情来!枉我青州上下对徐州的诸多援手。拿到就不怕我青州铁骑荡平徐州吗?哼!丹阳骑兵算什么东西?”

王豹的嗓门大得可以,马上令马钧和诸葛亮两人同时停止了说话,愕然望向王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可令王豹这在青州一向以镇定自若的将军如此地勃然大怒。

管宁的脸色亦好不到哪里去,冷哼道:“这事情当然要找陶谦算帐,不过若是没有袁绍在背后支持,给陶谦天大的胆子他也不敢这么做,所以还是省省对陶谦发火的力气,想一想如何收拾袁绍才是正理,至于陶谦,日后有的是机会收拾他,何必急于一时?”

王豹被管宁的一番话说得冷静下来,低头不语。

太史慈冷笑道:“出这主意的人还真是毒辣,即便是我此时回到了青州这事情也不易解决,袁绍现在毕竟是同盟郡的盟主,天下的人望之首,现在他的这个命令可谓是正大光明,其他诸侯向他这个盟主求援,他当然有理由和义务帮这个忙,现在若是我们不答应人家的请求反而说不过去,会令天下人失望。”

太史慈心中更是十分懊恼,因为他给藏霸的密令是对于徐州的剿匪不可一战功成,要残留一部分匪徒向南逃窜,以便日后为谋夺徐州找到合理的借口,现在倒好,这些被自己蓄意放走的匪徒反而成了袁谭窥伺青州的借口,真是令太史慈无比的郁闷,真是“终日打雁被雁啄瞎了眼”。

越想越气,太史慈不由得在屋中踱起步来。

但心中却又忍不住赞叹出这主意的人,眼前不由得浮现出了田丰的面孔,这么精到的计谋完全在于对天下大局的分析,而对于局势的把握向来是田丰的长项,在历史上如果袁绍可听从田丰的意见就绝不会有官渡之战的发生和袁绍狼狈的失败了。

的确,田丰和郭嘉相比可能稍有不及,但绝对是这时代排名前十的谋士,到什么时候都不可小瞧,尤其是现在自己的身边没有郭嘉这等智谋之士的时候,自己就更应该小心。

只要想一想在外有袁谭名正言顺地陈兵边界,青州内部又有自己现在不可知的潜在的敌人,内外勾结下颇不好对付,想想就令人头疼。

管宁左思右想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来,知道自己的智慧不在出谋划策上,只好把希望放在了太史慈的身上。

()好看的txt电子书

感受到管宁的目光,太史慈停了下来,暗中责备自己沉不住气,毕竟事情还没有到最坏的地步,至少主动权现在还在自己的手中,自己返回青州的事情敌人还不知道,自己只要计划得当,就可大获全胜。现在自己这么心浮气躁只会令手下更加的慌张,这其实为人主之道?

想到这里,强压下心中的烦恼,微笑道:“这事情没什么了不起,小小袁谭我还不放在心上。”

管宁大喜,他一向知道自己的这位主上的不作虚言,所以丝毫没有想到太史慈现在的一番表现是在安慰他们,笑逐颜开道:“主上一定有了极好的办法,快告诉我等,以开茅塞!”

太史慈心中叫苦,天知道自己有什么好主意?可是现在已经是骑虎难下,总不能说“我这是兵不厌诈诈到连自己人都骗得军心稳定士气大振”吧?

看着众人无不充满希望的看着自己,不由的大感尴尬,无意中扫了诸葛亮一眼,心中蓦地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心中大定道:“其实这事情简单得很,可修书袁谭,告诉袁谭我太史慈不在青州,所以开放乐安郡边界的事情必须请示过我才可以。还要‘请’他在乐安边境多耽搁一段时日。”

管宁呆了一呆,马上明白了太史慈的意思:当一件事情不能解决的时候,就把他原封不动地推回去。

既然袁绍自认为可以用这办法搅乱没有太史慈在的青州,那么青州就完全可以以太史慈不在青州为借口拒绝袁绍的所有理由。

这主意虽然不能化解危机,却可以缓解危机。

管宁微微点头,显然认为这事情可行性很高。王豹沉思了一会儿,叹了口气,显然也认为这主意不错,才要说话时,没有想到刚才那名送信的士兵又一次跑进了屋子,这次手中居然又拿着一封标有着青州军队特殊记号、表示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