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部分 (第1/4页)

始尝试着打开城门,迎接青州军入城,江夏城的世家大族们慌乱做了一团,他们知道一旦青州军进城,自己的产业就会被彻底的剥夺,当然不希望出现这种局面,于是开始试图阻止手下士兵的叛乱行为,谁知道哪些是士兵根本不把他们放在心上,反而还不还好意地看着他们。是互相杀死他们,阁下他们的人头作为献给青州军的军工。就在这纷纷闹闹的动荡中,青州军轻而易举地进城了,按照桓范的军令,青州军进城之后与民秋毫无犯,其实这一点青州军是不需要强调的,只不过沙摩柯的军队并不知道青州军的规矩,而且这支军队作风剽悍,自然需要强调。

沙摩柯虽然立了大功,但是他却知道青州军言必行行必果的作风,自然是在军中战战兢兢地维持着军纪,生怕有一点错误。安置百姓和投向的荆州军自然是首要的任务,世家大族的家产自然是要抄没的,因为他们与青州军死战到底,自然就成了战犯。没有什么可以姑息的,当然。那些下人和女眷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并非没把他们当成是奴隶或者是战利品来对待,按照青州地法律,只要审理过后才能定夺这些人的去向。

而就在这时。武昌城也传来了喜讯,武昌城也被拿了下来。

令桓范感觉到诧异地事情是,武昌城被攻破的方式居然和江夏城如出一辙。原来太史慈亲自攻击武昌,倒也没有设计什么计策,而是眼见张允那蠢货站在城头上大声嚷嚷。一付叱咤风云的样子,太史慈感到好笑,觉得这是绝妙的箭靶子,于是一箭把那张允从城头上射了下来。

张允还未明白怎么回事呢,只觉得一种无可遏止地疼痛贯穿当胸。然后浑身无力,头晕目眩,一头倒栽下城来。变成地面上的死尸了。

张允一死,原本就军心涣散的荆州军立刻出城投降了,太史慈的大施施然进了城,几乎就是不费吹灰之力。

桓范得知这个消息十分高兴。在略作交代之后,留下少量的军队,便带着李严、魏延和沙摩柯三人前往武昌和太史慈汇合。

众人见面之后自然是意气风发地彼此夸奖了一番,然后众人带领军队直奔建昌、九江、柴桑三地而来。

此时,这三地已经变得热闹无比了,先不说攻城,单说曹操派来的援军和甘宁在水面上的交战就是异常精彩。曹操派出曹仁大军出般横渡鄱阳湖,准备对就将进行援助,当然他们也预料到了会有青州军骚扰。结果曹仁大军和甘宁的军队避无可避的碰上了。

其实双方并不是第一次交手,早在第二次诸侯会盟之前。甘宁就在白马湖和洪泽湖两地伏击过曹仁地军队。当时因为准备不足,所以有心算无心下曹仁大败。这一回见面自然是分外眼红,甘宁虽然不是曹仁那样的智将,但是他的背后有滑不留手的陈登,曹仁自然是寸步难行,不过曹仁也非弱者,虽然陈登如此强横,他又岂肯善罢甘休?于是两人就在这鄱阳湖上打起了拉锯战。

太史慈赶到九江的时候很快变得知了这个消息,所谓兵贵神速,所以太史慈立刻就组织了大规模的攻城,以便尽快解决荆州的问题。

李严和魏延前往柴桑、沙摩柯前往建昌参加攻城,目地就在于剪除九江城的双翼,使得九江城变成一座孤城。青州军突然变的凌厉地攻势自然不是蒯良和蒯越两兄弟所能抵挡的,面对着青州军宛若湖水的攻击下,蒯良和蒯越连第一轮攻击懂没有扛过复查,直接被青州军爬上城来,杀散了荆州守军,这两座城里的荆州军其实有较强的战斗力,但是对于他们来说,青州军突然间渡过了长江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地确是一件十分突然的事情同,不但令他们无法接受,而且还打散了他们的士气,所以被击溃是十分政党的事情。

青州军进城之后,大多数的荆州军士兵都投降了。蒯良和蒯越两人倒是兄弟同心,居然不约而同想要拔剑自刎,结果还没有来得及“舍生取义”以便“青史留名”,便被青州军逮捕,随后被押到太史慈那里去了。

太史慈当然知道这两人是荆州地面上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若是两人不愿意投降,自己是绝对不会留着他们的,这就是所谓的“芳兰当户,不得不除”,太史慈看着一言不发装大瓣儿蒜的两人,实在是没有什么三顾茅庐的心情,直接命人带到监狱中去,等着审判。随着一系列地辉煌战果的传来,青州军在荆州可以说是势如破竹。

太史慈他们这面自不消说,所有的预定攻击目标只剩下一个九江,而且也是之日可定,西线那面也是形势大好,郭嘉和贾诩这两个不世出地天才每一天都令周瑜和孙权十分的苦恼,因为这两个家伙在不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