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冷清 (第1/2页)

好书推荐: 得道长生

原来这老妇人正是沈府寿安堂的婆子胡嬷嬷,心儿被撵出去不久,她便连同儿子胡大魁被送到庄子上来。她不想岳明屹竟问到心儿的事,又想心儿之事处处透着蹊跷,不由得抬眼望着岳明屹。

一旁的胡大魁听到心儿的名字,似乎有点熟悉,便说道:“娘,这心儿可是娘从前在寿安堂伺候的那位姑娘?”

胡嬷嬷听到他这么说,忙回过神来,轻声说:“三爷说的这位心儿姑娘,老奴倒是从前也见到过,只是后来这心儿姑娘被撵了出去,旁的事老奴便也不得而知了。”

岳明屹听她竟在沈府伺候过心儿,又听说她口中搪塞的意思,心下蹊跷,便忙说:“老人家,明屹并无其他的意思,只是从前与这心儿姑娘有过一面之缘,知她颇受沈家二爷的喜欢,可后来得知她被撵了出去,不免有些惋惜。”

胡嬷嬷也笑了笑,说:“这心儿姑娘虽平日不甚言语,可心肠倒是好的,对人和气得很。”

岳明屹也点点头,说:“老人家说的没错,可不知心儿姑娘她究竟为何被撵了出去?”

胡嬷嬷面露迟疑,望了望岳明屹,轻轻叹了口气,说:“此事老奴也不清楚,那日老奴并不在院内,待回去后,才瞧到心儿姑娘的房内已经空了,后来才知道心儿姑娘竟是因不小心将茶洒到大老爷刚写好的字幅上,才惹怒了大老爷,被撵了出去。”

岳明屹听她所说与福锁打探来的一样,便问道:“只是嬷嬷如何又会在这庄子上?”

胡大魁正要说话,却不妨胡嬷嬷忙说道:“年纪大了,拙手笨脚,庄子上少人,便被送到这里来了。”

岳明屹心中有些疑心起来,抬眼望了那嬷嬷一眼,却见这胡嬷嬷笑笑,便在屋内忙乎起来。

一旁的福锁吃的肚子溜圆,伸手抹了抹嘴,瞧到岳明屹也已搁下了筷子,便轻声问道:“三爷,我们可要继续赶路?”

岳明屹回过神来,点了点头,谢过了二人,便又翻身上马往北去了。

又过了大半个时辰,天已经有些暗了下来,才瞧到十几户人家,二人忙催马快步疾驰过去。

走近了,福锁才翻身下马,上前打听。可巧问了几家,便寻到了几户周姓的人家,再细细打听,确实是周顺的同宗。二人心下欢喜,可算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福锁便忙向几人打听起了心儿的下落,可几人对心儿却毫不知情,连连摇头,说从未有过什么周氏的孤女被接到都城去,更未有什么人投奔到这里来。还有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甚至拿出了族谱,岳明屹细细找了几遍,并未找到心儿的名字。

谢过了众人之后,二人便翻身上马往回走去。岳明屹心中如同压了一块大石头,隐隐有些喘不过气来。他身下的马似乎也感受到了他的心绪,也缓缓地走着。

福锁紧紧跟在他身后,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他瞧不清他的模样,只觉得他平素高大挺拔的身影不知怎的,竟有了些颓丧的气息。

岳明屹望着四周的暗夜,心中涌上一丝悲凉,心儿,你在何处?你可知我在四处寻你?难道此生,我们都不能再见了吗?想到这里,他心痛了起来,双腿一夹,□□的马便向前疾驰了起来。

福锁见状,轻轻叹了口气,随即忙策马跟在他身后。

自从从北郊回来之后,岳明屹日日都冷着一张脸,除了给岳老夫人等人请安之外,更是一言不发。若是平日无需入宫觐见皇上,他便在街上闲逛,似乎在找着什么人。

岳家众人不知他为何如此,岳老夫人偶尔问起,他却也佯装不知,或是顾左右而言他,或是挤出些笑不再说话。岳老夫人暗暗叹气,也遣人问过小厮福锁,福锁也不敢多言,只答不知。

不到半个月,众人便眼见着他清瘦了起来,原本棱角分明的脸庞如同被刀刻过了一般,更加让人不寒而栗。身上的衣袍竟渐渐空了起来,那墨黑色的玉佩也愈发突兀了起来。

转眼到了中秋,岳明屹仍提不起兴致来,只默默地随着众人坐在厅内吃着酒。

昭勇将军岳景令瞧到他这副模样,不由得皱了眉头,问道:“明屹,这两次瞧到你,似乎话也比从前少了不少,可是有什么事?”

岳明屹忙答道:“儿子并不曾有什么事,倒让父亲挂心了。”

岳景令摇了摇头,说:“这个月底是宋尚书的寿辰,你随我同去,早些将亲事定下来,心也能定些。”

岳明屹站起身来,说道:“儿子这几日身子不爽,恐怕不能随父亲去给尚书大人拜寿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