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一把鼻涕一把泪 (第1/2页)

季正洋提起笔。

洋洋洒洒将王阳明的信默写了出来,交给那衙役,道:

“速去速回,事成之后,赏银五两,绝不食言!”

“好嘞,老大您就放心吧!”

那衙役接过信,一脸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那白花花的银子,脚底生风地出了门。

而此时,猫儿山上。

山匪们正围着火堆,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好不畅快。

年前的几次行动让他们收获颇丰。

这不,趁着过年,大家伙儿决定好好庆祝一番。

“大当家的,来,我敬你一碗!”

一个喝得满脸通红的匪徒端起酒碗,摇摇晃晃地走到大当家面前,

“年前的几桩“生意”做得颇为顺手,多亏了你的英明领导,兄弟们才有酒有肉吃。大家伙一起敬大当家的一碗!”

“哈哈,都是兄弟们的功劳,来,干了!”

大当家也端起碗,与众人一饮而尽。

“大当家的,我们相信你,一定会带着我们过上好日子的!”

众匪纷纷附和道。

“哈哈,好说好说!”

大当家豪爽地笑着,也端起碗来,

“只要大家齐心协力,跟着我干,我保证让大家过上舒坦日子!”

“干!”

“干!”

群匪齐声应和,气氛热烈至极。

就在这时,一个小喽啰急匆匆地跑进堂内,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

“报……报告大当家!山下有人送一封信来,说是你的老熟人写给你的。”

“哦?老熟人?”

大当家眉头一挑,心中不禁有些好奇。

会是谁在这个时候给自己写信呢?

难道又是官府来招安的?

“送信的人呢?”大当家沉声问道。

“他跑啦,估计怕咱剁了他。”

小喽啰肆无忌惮地回答道。

“把信拿过来。”

大当家伸手,拆开信封,逐字逐句地读起了信件。

信中的字句,仿佛针尖般刺入他的心头。

大当家亲启:

素闻阁下威名远扬,在乡间颇受敬仰。然近日闻听阁下所率之众行径有违侠义之道,本官深感惋惜。

故特此书信,以表关切,并期望阁下能悬崖勒马,回归正途。

天地之间,道义为先。君子爱财,更当取之有道。

若阁下能秉持仁义之心,率领众兄弟行侠仗义,除暴安良,则必能赢得百姓之拥戴,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本官自上任以来,深知民间疾苦,故立志荡涤寰宇,使百姓安居乐业。

然知阁下或有难言之隐,或为生计所迫,或为官府所逼。然人生在世,岂能因一时之困顿而悖逆道义?

本官愿给阁下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若阁下能迷途知返,归顺于我,本官必当既往不咎,共谋善后之策,使阁下与众兄弟得以重新做人,共赴前程。

望阁下深思熟虑,勿因小利而失大义。

须知名节乃人之根本,若因一时之错而铸成大恨,则悔之晚矣。

本官真诚期待阁下能做出明智之选,共同为百姓谋福祉,为国家安定贡献力量。

愿阁下三思而后行,不负天地良心,不负本官一番心意。

敬请审慎思量,共谋善举。

清风县县令 敬上

大当家看完信,眼眶竟然湿润了。

他抹了抹眼角,转头望向那群正襟危坐的土匪们:

“弟兄们,有没有人知道清风县新来的那个县令是个啥样的货色?”

土匪们面面相觑,一脸懵圈。

“当家的,你这是怎么了?看个信怎么还整出眼泪了呢?莫不是酒喝高了?”

一个土匪挠着脑袋问道。

众人哄笑,气氛稍微轻松了些。

这时,一个瘦得跟麻秆儿似的土匪站了起来,清了清嗓子:

“当家的,我二叔就住在清风县,年前我还去他家溜达了一圈,听说了些关于那小县令的事儿。”

“哦?快说来听听。”大当家来了兴趣。

“麻秆儿”娓娓道来:

“听说那小县令可不是个省油的灯,一上任就把原来的县丞县尉给撸了下来。他整治妓院,把那些闹事的家伙抓了个七七八八。还有个啥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