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填房的幸福生活17 (第1/2页)

王玉泽讪讪一笑,跟好友说话。

“子书,你总不会也是因为……”

子书点点头:“我可不是为了你,我是为了我表妹,你家吃牢饭这事儿,如今成了京城的谈资了。别人家也吃牛肉,不都是偷着吃?禁令的推行,从来都不可能做到绝对的令行禁止,可你家死心眼的三兄弟都来吃牢饭,全京城也就你一家了吧?”

翼北侯府常年在西北,饮食习惯也靠那边儿,就喜欢吃牛羊肉,每天都吃的。

杀牛的禁令从大魏建国初期就开始了,可权贵人家有几个是不吃的?

就连一些家底富裕的老百姓家都能吃的到牛肉,商人这个群体,就没有他们不敢做的生意。

有人卖牛肉,自然有人买牛肉吃,皇帝每天还有六斤牛肉的份例呢,谁也没见皇帝少吃啊。

所以满京城才觉得晋阳伯府搞笑,居然真的去吃牢饭了。

也有人说晋阳伯府的人惯会献媚,谁家养的牛羊,会报准确的数量?哪家养的牛不是一大半儿数量不上报,都是留着自家吃的。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晋阳伯府的行为,不是谄媚做给皇帝看的,那就是一家子棒槌。

晋阳伯此人,私底下也没少有人骂他是个棒槌。

朝堂上,只看皇上的脸色,谁要是敢说皇上不喜欢听的话,晋阳伯就敢当众大耳刮子抽人。

你只是帮皇上出气,回头你家得罪了多少人呢?

你这行为不是棒槌是什么?

王玉泽冷笑:“他们这是什么行为呢?是大家都装聋作哑,我们也必须装聋作哑,否则就是不对?什么道理?我就乐意来吃牢饭,管得着嘛?”

这可真是,一个个闲得慌。

接下来再没进来人。

皇后把自己每天份例里的五斤牛肉都给苏还丹送来了。

等苏还丹显怀了,王玉泽也出来了,一出来就被皇帝叫去御书房了。

皇帝笑着叫王玉泽坐下说话,太子就在一边儿给皇帝磨墨呢。

“你这孩子就是心太实诚了,吃牛肉又不是你一家,何苦去吃一遭牢房?”皇帝是真不觉得这是个大事。

百姓家能买得起牛的还是在少数,牛这种东西,都掌握在权贵手中,再不济也掌握在小地主手里,所以,官府禁止民间杀牛,管控的也只有那些老百姓了。

家里有土地的权贵也不是那种为了口腹之欲,敢把家里的牛都吃完的那种货色,没有耕牛,家里的地那么多,只靠人来耕种,哪里能种的完?

没有耕牛,权贵家的田地怕是能荒废一半儿。

杀鸡取卵的事儿,有点儿脑子的都不会干,所以私底下人们吃牛肉,没有报出来,朝廷从来都当作不知道。

王玉泽低垂眼帘:“这些年,我其实也一直在找养牛的好法子,咱大魏朝的牛其实挺多的,可老百姓还是买不起,有牛的人家也不愿意卖给老百姓,那要是大魏朝的牛比现在更多,大量的牛掌控在皇室手中,是不是价格给低一些,老百姓也能买得起牛了?这样老百姓开荒的劲头儿也足。”

有牛,种地就省劲儿多了,百姓就能多开垦荒地,土地越多,朝廷能收到的税银也多,这样慢慢发展几年,朝廷一定不会像现在这样,四处缺钱用,还需要皇帝掏自己的私库。

是这个道理。

皇上闻言点头:“这么些年了,你这孩子一直四处晃荡不愿意干点儿正事儿,这回你夫人怀孕了,你倒是有了干事儿的劲儿了。”

皇帝调侃了一番王玉泽,就把他私产里,一座位于东郊的大型农庄交给王玉泽去管了。

“这农庄占地面积有两个京城大了,距离京城有一天的路程,里面有一大片平原草场,本来就是养牛羊的农庄,你去管理吧。”皇帝敲定了王玉泽养牛的事儿,就把人打发去皇后那边儿了。

皇后看着王玉泽脸色就没那么好看了:“你是不是蠢?缺牛肉不知道来姨母这里问一问?姨母不爱吃牛肉你也不是不知道,份例里的牛肉,不是给东宫送去了,就是给你外祖母送去了,如今也只是送去你家而已,这有什么难得?犯得着你去吃三个月的牢饭?”

王玉泽一听皇后只是心疼他吃牢饭,没不高兴他杀牛的事儿,也松了口气。

小时候,他不懂事儿,以为姨母是亲娘,老想着跟太子争宠,后来懂事儿一点儿,听得懂人话了,才知道姨母不是亲娘,从那以后就知道要看脸色了。

看了这么多年,他都形成习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