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碨□具素螺 (第1/1页)

“既然踏进了仙雾之中,就切记存身保命,别对不该感兴趣的表现好奇。” 看见江闻深思入神的样子,元化子连忙出声提醒,“我本不愿意让你牵涉进这件事里,今天可要老老实实听我一句。” 面对着锣鼓喧天、洪光溢彩的山中迷雾,江闻只能怀抱着青铜古剑默默点头。 这根本不是轻举妄动的问题。 在这种程度的诡状面前,身体能够移动确实比无法动弹更危险——谁也说不清楚人类在惊慌之中,到底会做出什么极端的事情来。 和白莲教设计出来的“天下群仙宴”相比,这场无人能说清内情的“架壑升仙宴”更加扑朔、更加抽象、也更加让人恐惧无度。 聆听着远处古怪万状的声音,江闻脑海中联想到的是一群毫无人形的诡异仙人,正从云端如麻降列于宴仙坛巨石上,召开了一场不属于这个世间的禁忌宴会。 热闹非凡的表象之下,掩盖不住这场大雾中的异常,剧烈作响的大脑警报足以让江闻明白,这绝对是一场凡人慎莫近前的“仙宴”。 江闻对元化子的避而不谈仍旧有所顾忌,但是此刻放下包袱合作才是正道。 但就在两人试图达成一致的时候,江闻发现白莲教的红阳圣童不见了。 “真人,白莲教的人不见了。” 元化子愕然一惊,随即额头淌下汗水:“计划被你搅乱成这样,他竟然还要放手一搏……” 江闻蹲下身去,仔细观察着地上的脚印痕迹,慢慢说道:“但我看这个脚步方向并非上山之路。白莲教恐怕还有后手计划。” 此刻声音被仙雾隔绝不闻,又面对着诡怪红光形成的绘画文彩,江闻不认为对方会贸贸然踏入不知生死的仙门。 实则虚之,红阳圣童希望他们以为的东西,就绝对不是他的真正目的。 可如果红阳圣童没有踏入更深一层的仙雾,那他最可能会做什么呢? 江闻缓缓回复着内力,争取为应对异变多留下一份底气,同时推测着红阳圣童的目的。 “真人,白莲教圣童恐怕是去找六甲神将了。他们手里有着《峋嵝升仙书》,想必也留好了应对的手段,真不知道这本书写了些什么东西……” 江闻这么一说,元化子也大感不妙,脸上皱纹更深,果断说道。 “快去寻他!刚才你见到黑龙已经不妥,我怕他们会引出更可怕的东西!” 仙雾之中不辨方向,三步开外一无所见蒙蒙一片,两人只能慢慢试探脚下的虚实,防止不小心踏落山崖底下。 让人不安的黑龙没有出现,元化子也郑重交代必须谨慎,防止撞入仙宴的更深处,团团绕绕地搜寻许久都没有结果,直到江闻在地上发现了两枚玉卵石。 “真人,有两枚卵石掉在这里,说明离刚才的位置越来越近了。” 江闻把玉卵石再次握在手中,入手只觉得剔透冰凉,一条栩栩如生的小虫被包裹在里面,须尾都清晰可见,难以揣测的时间似乎就凝在这一刻,藏入这方小小的世界里。 “你说王莽见到的汉哀帝尸体,是不是也像这样子深藏玉石、不腐不朽?” 江闻不伦不类地比喻着,让元化子大摇其头。 “汉哀帝即位痿痹,末年?剧,又偷偷施行延寿久生的秘法,才导致在棺椁里出现异像。我道门中也传有回骸起死、枯骨炼形的太阴之法,但是从没成就这般模样。” 江闻看了老道士一眼,若有所指地说道:“真一内守,死而后生的说法太过难解。但说起来,阴仙方法与这座武夷山恐怕关系匪浅啊,你看看漫山遍野的隐士崖尸、岩洞藏骨——可惜没有一个人能脱胎换骨后羽化登仙。” 元化子面露不悦地看着江闻。 “你这小子,不用旁敲侧击地跟我说这事。老道出家以来先学练形合气,后通金液还丹,还不至于走什么歪门邪道!” 江闻不怀好意地连连摆手:“这可是你自己说的啊真人,我从没说太阴炼形是邪门歪道哦!” 元化子气的吹胡子瞪眼,扬起绵掌就要跟江闻决斗:“你应该去担心白莲教才是!他手中的《峋嵝升仙书》记满了旁门左道、骇人听闻的成仙秘法,青鸟术和太阴法不过是其中之一,你若是拿到那本书、务必即刻毁去!” 历代神仙志异都有开坟见“尸骨不化”、“白发丈余”的记载。道家上清派承南岳夫人魏华存道统,陶弘景真人《真诰》也记载过太阴炼形的法门,“真人炼形于太阴,易貌于三官者,此之谓也。” 但是各派对于成仙法的分歧众多、向来不一,元化子口中的白玉蟾仙师就认为,从早期谪仙事例中的自我修炼之法来看,无论是通过“梦朝”的方式上天,还是通过“步虚”的方式登仙,都只能得到短暂的回归。 白玉蟾在《金液大还丹》中明言“愿飞升于玉阙,必须修炼于金丹”,要实现永恒的回归,必须要修炼金丹。 在茫茫仙雾中行走着,江闻忽然踩中了略带绵软的东西,连忙收回脚观察。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