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自言汉剑当飞去 (第1/1页)

好书推荐: 武侠之无敌皇帝

“小石头,你作为大师兄功夫练得怎么样了?” 江闻目光一转,盯着一旁放空自我的小石头,对他沼跃鱼般的睿智表情十分不满,“天天净看你泡在药缸里睡觉,你真是沼跃鱼也该进化了吧?铁布衫到底练到什么程度了?” 小石头面无表情地和师父四目相对,然后缓缓低下头。 “泡在药缸里让我觉得很熟悉,一会儿就犯困,比在床上睡觉还踏实。” “……你小时候就睡水床?” 江闻无力吐槽,左手却出其不意地探出,猛然抓住小石头的肩膀,双指凝气用力,以阴柔指力试探着他的铁布衫。 世间的铁布衫,不外乎拟神敛力,靠着鼓气或运气达到筋骨与内气的配合。 在或长或短的运功完毕后,等运功者身上挨中拳脚则绵软如棉袄,遭遇刀剑则刚硬如铁甲,起到内外兼修的效果,这门铁布衫就算练成了。 而严振东家传的铁布衫,却显然得到过高人的改良,不仅是一门护体的硬功,还兼具了行气用劲的法门,应该称为铁布衫大力法更为恰当,一旦运功起来,力气也会增强,一拳甚至能毙奔马。 江闻在大王峰上养病的时候,就不止一次看见小石头推动着比他人还高、装满药汤的水缸,试图挪到阳光明媚的位置泡澡。 蒲松龄在这明清江湖还写出的《聊斋志异》中提到过:“沙回子,得铁布衫大力法。骈其指,力斫之,可断牛项;横搠之,可洞牛腹。” 按说蒲松龄是济南府人,严振东也是山东人,两人所说的功夫很可能就是同一回事。 随着江闻的指力发出绵柔之劲丝丝渗透,很快就穿过了小石头的棉袄,接触到了瘦小的骨骼。 可这股无孔不入的柔劲,忽然在小石头肩上的天府、侠白两处穴道泥牛入海,再无踪迹。 “自行运功护体?” 江闻皱眉思索片刻,察觉到不是北冥神功那种百穴归一的手感,而是一拳打在了吸音海绵上的触感,愣是连一点涟漪都无法生出。 “……不像是金钟罩,更像混元一气的特征,全身上下脱离穴道经脉,化为一个气的整体,使自身模拟无极时的状态。” 江闻指力瞬间转化为刚劲,食指将一阳指力试探着送出,可这次却感觉力量撞在了一堵铁壁之上,嗡嗡然发出震动,无法再进去分毫。 从平常人的一分力加到三分力,再从三分力加到五分力,小石头依旧面无表情地看着江闻,甚至挠了挠头。 如果要打破这身铁布衫,江闻判断至少需要平常人拳脚的七成力,或者用上破脉点穴的特殊手法。 这对于江闻固然算不得什么,却已经能在乡野殴斗中横行无忌了。 这种表现,似乎不能用潜力出众来解释了。 再过人的领悟力,也不可能在十天内就达到如此境界,因此严氏铁布衫可能只是一个契机,引出了小石头体内的潜力,激发了他横练筋骨的种种特异,悄然化入一身运转如意的铁布衫功夫。 自古学习武艺时讲究循序渐进,初练粗浅功夫,须由师父传授怎么挨打而不受重伤,待到武功精深之时转化为护身保命的本能,如小石头这般提前跨越,就和洪文定提前走入博采百家、独创一脉的武学境界一样离谱。 严氏铁布衫名字听着土里土气,合着却是一门由外而内的上乘硬功。在过人根骨的加持下,这门武功在小石头身上的效果,几乎达到内外合一。 这样如封似闭的横练筋骨,似乎很适合练习护体硬功。 再说起悟性,从江闻接触到的几个人看来,即便身负同级悟性,严咏春精研于拳法、洪熙官擅长兵械搏杀、洪文定似乎善于博取所长,悟性好像也存在侧重不同,并非每一门功夫都能信手拈来。 恍然间,江闻对【天赋异禀】级资质的理解,隐隐又加深了两分。 “小石头,让你学严振东那两招八极拳,怕你没有那股狠劲;教你别的武功又怕你学不会,待会儿就教你一招亢龙掌,你慢慢学着吧。” 洪七公说过,降龙十八掌第一招亢龙有悔滋味无穷,招式简明而劲力精深。再有着铁布衫大力法催动,靠严氏铁布衫欺身封挡,倒是很容易让对手避无可避,无奈中招。 解决完了凝蝶和小石头的问题,江闻才把视线转向了洪文定。 “师父,请您指教。” 文定还是以宗师风范坐着,眼里看不见丝毫的迷茫犹豫,哪怕身上穿着冬服像个粽子,下身也只是虚坐在板凳上,隐隐扎着马步。 听到江闻的点名,他有些跃跃欲试地想和师父再切磋一回。 江闻神色复杂地看了洪文定一眼。 “文定啊,今后如果没有必要,你还是不要动手了。” 洪文定脸上露出几分错愕—— 怎么到了我这儿剧本不一样了?试探呢?武功呢? “你身上的秘传龙形拳诡异非常,不但能吞噬旁系武学,还会溶解意志根基。一旦孽生便游走无形,在为师没找到破解法之前,你尽量不要和人动手比武。”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