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机公”庙 (第1/2页)

我重回房间把包带上,又从车上翻出一把匕首,我有种预感今天晚上说不定会用到它,等一切准备妥当我打着手电再次踏上了那条青石小路。 一到大庙村我直奔村里仅有的几家宾馆,询问赵秉德那几位手下的下落。 这是途中我确定好的思路,毕竟他们那么多人总要找个住的地方,应该不难找,而她本人行踪不定,万一她的目标并非赵秉德,我的贸然打听只会给她带来麻烦。 然而我问了一圈,都说没有接待过这些人,直到走进靠近村尾的一家,值班的大姐终于有了印象:“你说的那些人我过来上班的时候见过,他们没有找住的地方,而是直接上山去啦!” 上山? 一听到这个消息我就意识到不对,赵秉德的一举一动确实是在针对她甚至是整个防盗办,但和我之前设想的不一样,他这分明是在用自己做幌子以瞒天过海暗中实施盗掘计划! 得阻止他们。 出了宾馆,我用手机打开地图一搜小庙村阎王庙的位置,按照之前的想法很快标注出了几个点,鸡公庙所在的小山坡应该就在这几个点中。 不过这依旧是个大工程,等我排除掉其中三个天已经蒙蒙亮,我只能祈祷赵秉德的人也在寻找它还没来得及行动。 当我赶到第四个点,我感觉我要找的鸡公庙应该就在附近,因为坡下是片岩石只能生长一些灌木,刚好形成一个可以远眺的缺口,我一下就看到了邹友青说的那四座山。 而山坡上的树木明显比周围的要小一圈,也非常符合他后面的讲述。 果然,我在林中寻找了片刻,终于在一片枯枝残叶之下找到一块砖——鸡公庙的地上建筑拆得非常彻底,偌大一座山神庙只剩下这一块砖,底下应该就是那个山洞的入口。 我猜当年的村民应该也发现了它,只是不知道墙后另有乾坤,因为怕路过的人不小心掉进去,也就留下了这块砖。 一看周围的痕迹我松了口气,那帮人应该还没有找到这里,奈何赵秉德已经开始行动,他们最后会不会找到这里不过是时间问题。 我在犹豫要不要报警,主要是担心两点,一是小庙村警力薄弱,肯定需要从源城抽调人手,时间上不一定来得及。 还有一个就是保密问题,防盗办会接手小庙村的案子肯定有它的特殊性,无论是与案子有关的赵秉德,还是与唐仿古玉瑗有关的游家故居都可能牵涉其中,这样做只会扰乱他们的计划。 所以眼下我只能联系防盗办,问题是钟峦他们之前把号码全都注销了,我根本找不到人,最后我只能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打了她的手机号,可惜传来的仍旧是空号提示。 我有点不知所措,也就是这时候我想起了一个手机号——对,就是章辛成名片上的那个号码,他的身份得到过钟峦的默认,应该没有问题,我完全可以通过他联系上防盗办。 我连忙输入他的号码拨了出去,这个手机号倒是能打通可对面始终无人接听,我试了几次都是一样的结果,这下我彻底没了主意。 思考再三我决定下去看看,因为我有种预感,如果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文物,像赵秉德这个身份地位的人是绝对不会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去盗掘它的,换句话说他一定有某个特定的目标。 如果这片遗址注定无法得到安宁,那我只能退而求其次先他们一步找到东西并将它送出去。 我用匕首插入地砖边缘蓄力一撬,一个洞口露了出来,下面的确是道楼梯,等里面的空气稍稍流通一会儿,我钻进去将地砖复原然后才顺着楼梯一直走到尽头。 山洞里的情况和邹友青的描述一模一样,我的目光一下就放在了那副对联上,事实上它根本不是刻在石壁上的,而是用细碎的玉片以弥霞玉钩法镶嵌出了那一笔一笔浑然天成的字迹。 “缘机藏民不藏君,天下为公不为私。”我一时失笑,原来这座庙叫“机公”庙,而不是我之前以为的“鸡公”庙。 我走过去朝它拜了拜,伸手在“公”字上敲了三下,然而意料之中的动静并没有如约而至,我试了试其他字也一样毫无反应,看来邹友青有意留了一手免得我我撇开他单独行动。 我将手电对着供桌照了照,很快发现了端倪。 桌子的正中间黏着一片蜡烛燃烧时滴落的油渍,奇怪的是旁边就有两个石制烛台上面却非常干净,后者与供桌连成一体应该不能转动,不过顶端各有一条深不见底的细缝,如果不注意还真发现不了。 我忍不住感慨,游家人抄仓古人的作业抄得实在太敬业了,一下给我省了多少事,而我今天晚上的预感也是准到了极点,不然想打开两边的入口还不知道得费多少劲。 我抽出匕首顺着左边烛台的细缝一用力,墙上一阵闷响果然打开了,后面是一条狭长的通道,应该从机公庙所在的山坡延伸到了附近的山头。 我走到对面拿着手电一扫,一弯弯檐角出现在不远处明暗交界之处。 我进村里搜寻了一圈,发现邹友青并没有说谎,不管是屋里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